原标题:别因为“代吵架”业务对互联网新事物因噎废食
“不仅是‘代吵架’服务,现在网络上不少人以‘创新’的名义发布各种脑洞大开的‘商品’,这些商品的‘战线’隐蔽、界限模糊,价值颠倒,既让人瞠目结舌,又让人趋之若鹜,还让人欲罢不能。”
近日,一张“专业代吵服务”的聊天截图,在微信群流传,聊天记录显示,专业代吵“普通话100元一次,包吵赢”,而贵州、四川、重庆的则不接单,商家调侃“吵不赢”。
互联网上的新业务层出不穷、应有尽有,只要脑洞大开,一切都有市场和需求。现在连“代吵”业务都有了,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代吵架”确实是有市场需求的。对客户来说,花不多的钱,就可以让自己不爽的人强行接受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骂声,从而扰乱他们的生活,增添他们的烦恼,何乐而不为呢?对“代吵架”服务提供者来说,反正也不知道对方是“何方神圣”,自己只要播一通“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电话,骂一些“颠三倒四”的话,就可以得到不错的回报,这同样是一个划算的买卖,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真正的受害者,是无缘无故地被骂的人,毫无疑问,他们的生活会受到干扰,情绪会变得不安。
既然如此,那么网络代吵架就任其发展下去吗?笔者认为,“代吵架”于理不通。双方的大小矛盾,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光明正大地解决,靠这种手段侮辱别人,是下三滥的手段,有违社会公德。“代吵架”于法难容。恶意辱骂他人属于一种侵权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还可能构成辱骂罪,需要负担刑事责任,如果以此牟利,其所得也属于违法所得。
不仅是“代吵架”服务,现在网络上不少人以“创新”的名义发布各种脑洞大开的“商品”,这些商品的“战线”隐蔽、界限模糊,价值颠倒,既让人瞠目结舌,又让人趋之若鹜,还让人欲罢不能。对于各种新形式的“互联网+”,又该如何来看待和处理?
新生事物都有其发展过程。它们开始的时候,看起来不太合理,像天方夜谭,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很可能成为改变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可是,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让人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难以判断眼前的新生事物是明日之星,还是明日黄花。
虽然如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要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在合情合理、风险可控范围之内,法律没有明确界定的领域,可以给予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其自由发展。同时,对一些法律明令禁止的,坚决不松口。对大是大非问题,时刻“念好紧箍咒”。如,“代吵架”服务必须要严厉打击,但是“代驾”服务则需要发展和规范。
对待新生事物,总的来说,要坚持“底线思维”,采取包容性发展的态度,既要判断未来的前景,也要提防现实的危害,给新生事物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