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成代表讲述“农民的八个梦想”。(视频来自“央视新闻”官方抖音号;图片为视频截图)
有一个人,前几天就想写,直到有机会采访到了他。
他叫李连成,是全国人大代表,也是河南濮阳庆祖镇西辛庄村的村支书,3月8日他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讲述了“农民的八个梦想”。
当天上午,李连成操着一口浓重的豫北乡音,说起话来像是在唱豫剧,自带腔调,发言的内容更是朴实无华,与众不同,让人过耳难忘。人民日报在一篇关于他的新闻特写中描述“说话嘎嘣脆”。
第一次听到他的口音,就能感觉到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李连成,今年68岁,担任村支书28年,他的所有故事,都与“农民的八个梦想”有关。
农民的八个梦想
全国人大代表李连成发言。(视频截图)
3月8日,一则时长约1分钟的短视频在“央视新闻”官方抖音号上发布,短短几天,点击量逼近一千万人次。
视频里有一个场景,内容是一组对话。
李连成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正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小组会上发言,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聆听,并与其互动交流。
李连成说:“总书记跟农民想到一块了。农民有八个梦想,找到一个好的学校上学,找到一个好的医院,就地就业,村里面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
“我经常到一些贫困地区去,到农村去,我总有一句话,我说你们还需要什么。你今天讲的这些,恰恰是我们广大农民同志对幸福生活追求的要求。”听了李连成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回应说,“一些我们已经在做了,做成了,一些还在做的过程中,一些是下一步准备要做的。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围绕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来实践,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
你说我应,一言一语,这组对话自带流量。
“总书记说我讲得生动,说‘八个梦想’就是他想听的。”李连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完整地表述了他所提到的“农民的八个梦想”。
用他的话说,农民的第一个梦想,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只想得到一个温饱。改革开放40年,农民产生第二个梦想,想给孩子找到一个好的学校上学。农民的第三个梦想,为了全家人身体健康,想找个好的医院看病。农民的第四个梦想,想就地就业,不想出外打工。农民的第五个梦想,想让村里有个好的文化场所。农民的第六个梦想,想让村里有个好的生态环境,不想让村里脏、乱、差。农民的第七个梦想,想脱贫致富,不想家里受穷。农民的第八个梦想,中国的领土寸土坚决不能让。
“请总书记放心,绝对干好!”面对镜头,李连成充满信心,对于总书记讲话的回应斩钉截铁、直接干脆。
梦想里的故事
为什么要提“农民的八个梦想”?
这还得从李连成担任村支书开始说起。1991年8月至今,在村支书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28年,梦想相随。
李连成的故事,2002年被拍成了一部豫剧,名叫《村官李天成》。
这部豫剧是写实之作,剧中的“李天成”就是现实中的“李连成”,讲述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率先致富的“李天成”从县城回到村里,担任村支部书记。在带领群众通过发展大棚蔬菜初步摆脱贫困后,他又带头以股份合作的形式,集资创办绿色食品加工厂,并通过扩股扩建的方式,带领全村100多户村民实现脱贫致富。
剧中的片段,都是西辛庄村发展的现实写照,非常好看;剧中的唱词,都是“李天成”的内心独白,句句真切。
剧中有个片段刺痛人心,再现了村民脱贫前的情景。
现代豫剧《村官李天成》视频截图。
年逾古稀的老根叔,为了孙女巧巧的学费,发着高烧,拉着一千多斤砖的车,负重爬坡,摔倒在地。此时,幸有“李天成”路过,及时打电话送医。
“根叔,这么陡的坡,你怎么敢拉这么重的车,你不要命了啊?”
“一顶砖六块钱,跑一趟这么远,我是想凑个整数啊。”
“啥?六块钱!”
“不少,不少,有活干,就不错了,就这还托着人情哩呀!”
……
当“李天成”看到袢绳上勒出的隐隐血痕,村里人祖祖辈辈拉车的情景进入了他的脑海。
现代豫剧《村官李天成》视频截图。
这些拉车汉,脚踏泥泞路,车陷深深辙,重载爬陡坡,袢绳勒入肉,一挣如刀子割。他们长期以来就如同在袢绳下拉着沉重的生活,种一把收一捧,只挡住饥饿,躲不过艰难岁月。
这带血的袢绳,刺痛了“李天成”,坚定了他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决心。
从此,农民第一个梦想的种子,在李连成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日思夜想,梦想不远。
从发展特色农业到创办乡镇企业,西辛庄实现了家家有股份、户户有分红。
西辛庄富了,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李连成干的第一个公益事业就是建小学,并聘请了一批高水平的老师来授课,现在包括周边乡村在内,共有3000多个孩子实现了就近就学。“这是农民的梦想。”他说,自己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头,不希望下一代还像自己一样。
接着,村里建起了设备全、专家强、花费少的民生医院,现有560多张床位,可以做心脏搭桥等手术,实现了大病不出村;纸厂、沙厂、水泥厂等村集体企业遍地开花,还引进了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多家企业到村里办厂,村民就业有了保障;村里家家户户住别墅、开轿车,门口有超市、银行……
在李连成做村支书的28年里,李连成带领西辛庄村群众从人均年收入不足700元,发展成为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的“全国文明村”。
李连成告诉记者,目前西辛庄村正在扩建小学,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200名学生的容量,正在谋划建设初中学校,还在进一步改善看病条件……,在实现“农民的八个梦想”路上大踏步前进。
农民有梦想,中国有力量,这个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故事里的村支书
李连成笔迹“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石碑。资料图
在实现农民梦想的过程中,李连成选择吃亏相伴。他把自己写的“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刻在了西辛庄村委会办公楼前的石碑上。
这里还有个故事。据报道,2014年3月17日,李连成在焦裕禄干部学院,以“当群众的带头人”为题,向学员讲述“当干部就要能吃亏”。傍晚时分,习近平总书记同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学习的兰考县部分乡村干部学员座谈。
当座谈结束时,习近平握着李连成的手,向他表示问候。这时,时任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向总书记介绍说:“李连成有句名言,‘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
李连成接过话大声说:“总书记,走群众路线,我的理解就是:群众反对啥,咱就不做啥;群众拥护啥,咱就去干啥。”
总书记听完后说:“嗯,这话好啊!多经典啊!”
在李连成眼里,吃亏就是多付出,吃亏就是多干活儿。这也是群众拥护他的原因。
李连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带领村民种植蔬菜致富的过程中,他把自家的3座大棚送给贫困群众;在发动村民兴办企业时,他把自己参股的价值100多万元的纸厂折价转让给村集体;在搞新村规划时,他带头把自己的二层小楼拆掉,把好宅基地让给别人,自己选择了村南头的一个偏僻的废坑塘;在北上南下参观考察中,他曾经冬天出差住在不掏钱的候车厅,夏天花5块钱买张凉席,找个角落席地而卧……
说是吃亏,其实李连成也并没有吃亏。正如《村官李天成》的经典唱词《吃亏歌》里所写的:“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当干部就应该肯吃亏,肯吃亏自然就有权威;当干部就应该常吃亏,常吃亏才能有所作为;当干部就应该多吃亏,多吃亏才能有人跟随……吃亏吃亏多吃亏,吃亏吃得众心归;吃得你人格闪光辉!”
村支书的下步打算
“这次回去,我想过了,俺们村要提前实现那八个梦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连成说。
怎么实现“农民的八个梦想”?
“总书记的话都说到点子上了。”李连成心里已经有了谱。他说,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首要抓手,“要高质量抓好村里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党建抓好了,才能带领全村党员、村民加油去干,一切工作就都好干了。如果党建抓不好,谁要说村里搞好了,那都是骗人的。”
新闻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