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主办,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编辑部承办的历史·和平·发展——“多元视域下的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中国、日本、丹麦等国2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档案馆、博物馆的8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南京大屠杀、日本侵华史、“慰安妇”等问题,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学、传播学、和平学、文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展开对话与研讨。
研讨会现场。
日本侵华和南京大屠杀的研究
要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张宪文认为,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应进一步突破。
为此,他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要静下心来,深入解读与研究史料。综合运用多种语言、各种学科专业知识来进行文本的分析和解读;
二、要扩大视角,加强对当今日本的了解与研究。只有加强对中日历史,特别是当今日本的研究,才能真正明白日本对外侵略的历史;
三、要走出去,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让更多的各国人民了解与认同,实现学术研究与探讨的国际化。
当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5名年轻学者围绕南京审判、中日民众关系、“慰安妇”制度、南京大屠杀中的女性等主题展开研讨交流。其中,纪念馆馆员刘广建从性别视角切入,从两性的观点审视“慰安妇”问题,揭示日军“慰安妇”制度对女性造成的严重伤害,他探讨了“慰安妇”制度受害者遭受的经历,以及迟迟不愿意揭露日军罪行的原因。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与宗教研究系研究员何铭生曾在台湾大学学习历史,其后在东亚担任驻外记者长达二十余年,他说:“辛德贝格在他的祖国丹麦有一段时间几乎被公众遗忘,但在西方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学作品激增后,又重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承认了他的历史地位。”
只有勇敢地揭开过去的伤疤
才能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日本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深入研究日军在二战中的医学犯罪。研讨会上,他诠释了自己的论著《检证731部队军医将校的博士论文与〈留守名簿〉的公开——15年战争与日本医疗医学研究之路》。西山胜夫说:
“2000年6月,我和医学家、医生等有识之士一起建立了15年战争与医学医疗研究会,一起查证史实,每年举行2-3次研究会、出版2次会刊、派遣调查团访华、出版选集等。因销毁、掩盖、未查明、未发现等原因导致未能完成史实查证,但目前已明确的是战争辅助人员涉及到多个领域。作为医学界的一分子,不能再自欺欺人,必须勇敢地揭开过去的伤疤,只有这样,才能以史为鉴,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日本防卫省市谷纪念馆思考会共同代表春日恒男通过《将市谷纪念馆改为“东京审判纪念馆”》,论述了防卫省“市谷纪念馆”具体设施、建馆目的等,阐述他期望将“市谷纪念馆”改为“东京审判纪念馆”。
春日恒男指出,“市谷纪念馆”是在防卫厅陆上自卫队向市谷驻地转移时,被转移到驻地西部“一号馆”的复原建筑物,原本的“一号馆”是1937年6月建立的陆军士官学校本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此设立。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徐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卫星、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杨夏鸣、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郭冠佑等专家,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深化南京大屠杀研究,传达和平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今年国家公祭日参与群体多元化
将筹建大屠杀史影像中心
近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以下称《条例》),该《条例》从2018年12月13日起正式生效。自此,南京正式通过地方立法形式来保障公祭活动。对此,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条例》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实现了一天到一年、一馆到一城的保障,“纪念馆的日常工作中遇到过一些问题,有了这部《条例》,整个场馆的管理就有了强有力的支撑。”
对于今年国家公祭日的具体安排,张建军告诉记者,仪式流程与往年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参与各项仪式的方阵会更加多元化,“工人群体、司法群体等,会有更多南京市民群体参与。”
此外,张建军透露,为进一步扩大南京大屠杀研究的传播范围,使相关资源得到更大发挥,纪念馆自去年起筹建南京大屠杀史影像档案数据中心,将相关史料电子化、数字化,同时集纳国内外相关史料、文物,供全世界研究人员使用,该数据中心预计在明年年底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