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华为看中国制造如何证明自己
一片红海中,华为没有被吞噬,反而一跃成为弄潮儿,确实值得点赞,更成为省思中国制造未来时的一只非常值得解剖的“麻雀”。市场瞬息万变,但创新为本、技术为王的铁律不变。强攻技术,投入最大、风险最高、过程最苦,但只要熬出来,就会事半功倍。市场不会亏待进取者,更不会包容懈怠者。矢志不渝地谋求创新,中国制造的技术能力必将再上台阶。
近段时间,苹果和华为都发售了新机。两大巨头同台“打擂”,免不了要被人比较品评。这不,一组两个品牌线下门店的人气对比图就广为传播。据图片所示和网友描述,华为店人头攒动,“花粉”第一时间到店体验新机型的“黑科技”;而苹果店则人气不复以往,有顾客发微博称店员准备的欢迎仪式被自己独享。从排队买苹果到排队买华为,翻转的现实触动了不少人,许多中国网友感慨“有点燃”“突然想哭”。
作为中美两国的代表性手机产品,华为和苹果天然地带有超越自身的象征意义。我们乐见华为广受欢迎,更能理解“花粉”看到自己心头所好“出人头地”的振奋。尽管光从一组照片就得出“华为超越苹果”可能过于乐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华为正不断比学赶超,以创新突出重围,以品质赢得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制造先锋,即便曾在全球手机市场稳坐头把交椅多年的苹果,也不得不为之侧目。
回望这些年手机市场的起起伏伏,我们就更能理解华为领衔的中国手机走到今天,何其不易,何其励志。1987年,重达一公斤的“大哥大”——摩托罗拉3200漂洋过海来到广东,中国的手机时代就此开启。在毫无经验和技术积累的情况下,国产机靠贴牌起家,从实力雄厚的手机大鳄手中“硬生生打下半壁江山”。进入智能时代,手机的尺寸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迭代越来越快,消费者预期越来越高。这方寸之间,俨然成了尖端科技和新潮设计的集合体,厂商一步赶不上,就可能步步赶不上。摩托罗拉、诺基亚、索尼,乃至三星……都曾辉煌一时,如今却“泯然众人矣”。在这片惨烈的红海中,华为没有被吞噬,反而一跃成为弄潮儿,确实值得点赞,更成为省思中国制造未来时的一只非常值得解剖的“麻雀”。
解码华为的逆袭秘诀,首要一条在于对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创新,近乎偏执的坚守。比如对于芯片短板,掌门人任正非采取了强攻战略:要求设计团队壮大到两万人,给出的年研发费用高达四亿美金,用意简单明确,“一定要站立起来,适当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更为震撼的数据是,2008年至2017年,华为累计研发投入达3940亿元。即便处于高光之下,这家公司也保持了难得的清醒,表示未来十年仍会保持将15%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因为自身水平尚停留在“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急需突破“无人领航、无既定的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市场瞬息万变,但创新为本、技术为王的铁律不变。强攻技术,投入最大、风险最高、过程最苦,但只要熬出来,就会事半功倍。
以更大视野来看,国产手机的崛起之路,不正是中国制造的发展缩影?弯道超车的华为经验,不正是中国制造的转型指南?改革开放进入“不惑之年”,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甚至“每个美国家庭都离不开中国制造”,但我们不能永远靠着成本优势打天下,更不能满足于“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近些年,得益于发展形势的倒逼、顶层设计的引导,以及企业自身的努力,中国制造逐步向拥有高技术、高质量、高品质的中国创造转变。成绩有目共睹,但正如华为与苹果仍有差距一样,核心技术缺失仍是中国制造短板中的短板。现实反复证明,全球供应链在政治面前不堪一击,一旦供给的大门轰然关闭,短板就会成为受制于人的命门;而国家之间没有那么多“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们在奋力追赶,别人也不会故步自封。但这一切都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自己心里有数。
惟创新者胜,中国制造的难题只能在中国创造中求解。正如对技术创新的强攻成就了今天的华为,当此之时的中国制造也需要一股强攻精神。或许在一段时间里,我们会经历阵痛,甚至屡战屡败,但这个困难期是由大到强的必经淬炼。手机市场的生死存亡再清楚不过地表明,市场不会亏待进取者,更不会包容懈怠者。矢志不渝地谋求创新,中国制造的技术能力必将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