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于10月25日至27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此访是日本首相时隔7年正式访华,也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6周年。在中日关系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安倍此访是中日双方一次备受瞩目的政治互动。
关于此访的看点亮点,有关学者对人民网表示,中日两国领导人重温40年前缔约初心、努力践行条约精神,推动两国关系在重返正轨的基础上持续改善和发展,以及双方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推动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值得关注。
近一年以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持续改善,正步入正常轨道,面临改善发展的重要机遇。安倍晋三在访华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去年11月与习近平主席的会见,是日中关系的一个新起点。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日,两国关系重回正常轨道。
然而,中日关系的转圜之路,并不平坦。2012年安倍上台后对华采取强硬政策,这条路线并未给日本带来真正的国家利益。时间来到2017年,日方对中方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显示出积极姿态,一改过去消极观望态度。2017年5月,日方派遣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此后,日方频频释放改善对华关系的信号,中日逐渐恢复高层往来。日方对华政策和态度明显而积极的转变,有利于双方合作加强。
什么原因促使日方对华此轮政策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认为,从内部因素来看,是中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需求使然。中日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双方存在结构互补性。日本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拥有1.27亿人口,排在世界第11位;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排在世界第60位。巨大的生产能力决定了它无法单纯依靠国内市场,因此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是日本的恒常课题。
“中国目前处于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可以向日本学习借鉴的地方。例如,节能环保技术、发展绿色经济、企能创新等方面。另外,由于中国经济转型和内需扩大,已经从过去世界工厂的模式向世界工厂兼世界市场的模式转变,使得中日合作模式和样式更加多样化,有很强的结构互补性。特别在改革开放40年长足发展的背景下,双方有着巨大合作空间。‘一带一路’倡议又为中日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
从外部因素来看,特朗普上台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单边主义抬头。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获益者和多边贸易立场的支持者,中日双方都受到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冲击。“这是促使这次访问成行的外部因素。”杨伯江同时强调,中日合作的改善和发展,实际上不能指望第三方国际外部因素提供动力,而是要依靠双方内在相互合作的需求。
对于安倍此次访华的看点,杨伯江认为,首先,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在这样的重要时间节点下,中日两国领导人重温40年前缔约初心、努力践行条约精神、持续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令中日关系在重返正轨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将为今后中日关系的发展指明方向。
另外,安倍此访期间,双方有望在多个经贸领域洽谈合作。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即将召开,届时双方将签订多项合作备忘录,广泛涉及能源环保、交通物流、货币金融、绿色发展、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各个领域,加强中日在“一带一路”建设及其他领域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推动中日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孟晓旭也指出,两国对《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坚持立场及愿景展望,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方式、领域、持续性,中日关系改善后两国在对美政策、对地区政策上的合作,以及中日在具体领域内关系的改善是此访重要看点。
孟晓旭指出,未来一段时期内,中日关系会由此有一些改善和深化,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也会逐渐扩大。但中日关系不是一次高访就能完全改善的,能否由此持续深入全面改善还要看双方的进一步努力。
安倍此访对于巩固并加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势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回顾40年来中日两国和中日关系的发展变迁时感慨良多,他表示,两国各界普遍期待安倍首相此访推动业已重启新航程的中日和平友好合作事业续写新的篇章。(杨牧贾文婷)(实习生龚茜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