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收视造假使行业发展生态明显恶化,为电视剧持续健康发展蒙上一层阴影。为打造有利于优秀作品传播,有利于产业良性发展的健康、安全、清朗的新环境,收视率打假势在必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事件回顾:
导演郭靖宇昨日发文,向“操纵收视率的黑势力”宣战。郭靖宇称,他的新作《娘道》曾被某省级卫视总监要求他购买收视率造假才能播出,该卫视购片主任出面为郭靖宇联系收视率“买手”,“买手”向郭靖宇开出的价格是90万一集买收视,一部戏下来要花7200万。郭靖宇愤怒地表示:“这家卫视购买《娘道》的价格是130万一集。也就说我们花那么大力气把戏拍好,却要上交百分之七十给他们当保护费,才能播出。”
这是影视行业内第一次有人实名披露收视率造假“生意”的具体情节和数额,相比此前被大众高度关注的演员天价片酬、阴阳合同逃税等演艺行业乱象,郭靖宇导演曝出的收视造假问题要触目惊心得多。昨日,郭靖宇的这篇文章刷屏朋友圈,众多业内人士纷纷转发声援、点赞支持,并呼吁有类似经历的从业者站出来指证,不要再让全行业为收视造假打工。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导演陆川发微博力证收视造假现象。本报记者就此联系了郭靖宇导演,他表示感谢大家关注,自己想表达的在文章中都已经说清楚了,现在不能多说,“过几天吧,等贼出来,我再打贼。”截至目前,郭靖宇指证的涉事卫视等各方皆无回应。
“90万一集买收视,一部戏要花7200万”
昨天,郭靖宇导演是在《娘道》湖北大学交流会上发表的这篇名为《起来,与操纵收视率的黑势力决一死战》的演讲,郭导同时将文章发布在自己的微博上。郭靖宇称,目前正在播出的《娘道》是在去年完成,电视台合同早就签了,却迟迟不能播出,他找到某卫视总监询问,被告知不花钱买收视率,人家绝不会播出,而且买收视率找谁,对方给指好了路。该卫视的购片主任亲自搭线让郭靖宇与能搞定收视率的“大神”见面。郭靖宇称,“大神很热情,表示已经等了我好几个月了,他笑我愚钝,告诉我要是早找他,剧早就播出了。他给我开价90万一集,还不保第一名、第二名……我一算,80集的戏,要花7200万买收视率。”
郭靖宇称,这位“大神”还提到,近三年以来播出的所有大剧,没有一个收视率不是花钱来的。“他说去年播的一部电视剧,是三个团队一起买,买到最后加在一起都加不上去了;又说今年某两位大明星拍的剧,花了钱,但没找他,所以数据没上去,卫视很生气,不会给制片公司结账的。他还告诉我,曾经公开反对过假收视率的尤小刚导演,被他们戏弄过。今天的戏升点,明天就直接给掉到0.2,后天升了,再让你掉到0.2。”
郭靖宇称,在了解情况后,他向那名卫视购片主任提出,不买收视率,请求退片,却遭对方拒绝,郭靖宇为此翻脸,“我翻脸了,在一个五星级饭店的顶层酒廊摔了洋酒瓶子,目的是为了让酒店报警,我向警方反映情况。可人家电视台早有准备,他的帮手把我架走了,酒店也没报警,那是他们卫视长期合作的酒店。但我的话还是吓到他了,第二天电视台派了之前和我有过接触的副台长来谈,并向我保证一定在今年安排播出。”
今年八月底,电视台官方已经通知《娘道》播出档期。郭靖宇称,他此时又得到消息,那名卫视总监跑来北京卫视拆台,“他不惜牺牲本卫视的利益,想让北京卫视率先提出不播我们的剧。失去了拼播台,我不就播不了吗?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能让我郭靖宇坏了他们的规矩!幸好北京卫视的领导没被忽悠,主持正义,维持了播出。”
《娘道》9月5日终于开播,郭靖宇称,播出那天他惊讶地发现竞争平台正在播出的竟然是那位卖收视率的大神做总制片人和出品人的戏。“我当时笑了,幸好没花7200万,即便我花了,把钱交给他,他能帮我买收视率,超过自己的作品吗?”郭靖宇表示,两天前他又得到一个消息,现在做收视率一集已经收费一百万了,而且不讨价还价,因为风险高了。“他们用两个理由吓唬制片人就范,第一个是《天盛长歌》发声明说不买收视率,结果被剪了,直接损失一个多亿。第二个理由是我郭靖宇的《娘道》,坏了规矩,收视率虽然凑合,但口碑砸了,这就是不合作的结果。”
据悉,今晚播出大结局的《天盛长歌》因收视率“不合格”,被从70集剪到56集,该剧在湖南卫视开播后不久由于收视率过低,出品方曾发布《关于维护行业秩序,不参与数据造假的自律声明》。有意思的是,这部“低收视”剧集匆匆收官之际,其网络评分却一路上涨到8分,创下了近两年古装剧少有的“高口碑”。
“给同学们创造一个干干净净的未来”
对打击收视造假,舆论已经呼吁了多年,整个影视行业对此恨之入骨,却又无能为力。郭靖宇这次“揭盖子”的行为,也被认为是清除毒瘤最好的机会。编剧宋方金直接指出,郭靖宇的文章中有证词、有事实、有理有据,这个巨大的造假黑洞已经把行业全体人员送进了痛苦的深渊,希望大家联手呼吁和战斗。
导演陆川在微博中称,他曾亲耳听到一位导演朋友在电话里无奈地要求他的制片将每集40万元购买收视率的费用打到北方某市电视台购片主任指定的公司,“他跟我说如果不按照电视台指定公司买收视率,他将收不到电视台尾款。”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表示,2015年初,因为不愿意参与收视率造假,光线愤而退出电视节目市场,当时多档节目在央视等播出、二三百人赖以生存,停播所有节目之痛苦记忆犹新,如今恶况愈演愈烈无人幸免,据测算利益集团非法收入每年有几十亿之巨……
对于收视率造假的由来,郭靖宇分析说,收视率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标准,这也是国际通行规则。但是一些电视台为争取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做假行为,之后愈演愈烈,当电视剧成为所有卫视频道黄金时段的主打节目后,播出机构便强行要求在购剧合同中,将收视率与购片价格挂钩,引导制作机构去买收视率。在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各电视台签署了禁止对赌公约后,某些卫视仍不收敛,逼迫制作机构继续花钱购买假收视率,而制作机构每部剧要增加几千万成本。“这种成本,都是现金,怎么开发票?只能做假账,一旦做成功了,收视率上去了,再向电视台要高价。”郭靖宇认为,这种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使得大多数电视台不堪重负,难以为继,更让许许多多制作公司血本无归、面临破产。
对于自己“宣战”的后果,郭靖宇表示已做好准备,“如今《娘道》播出效果很好,但我的发言很可能会影响这部剧,比如某卫视找理由停播,再比如,播完了人家一分钱不付,毕竟权力掌握在他们手里,这些我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一旦由于我个人行为影响了这部戏的顺利播出,影响了所有艺术家的精彩创作,不能继续和观众见面,我先行致歉。”郭靖宇同时表示,对自己说的话都可以负责,主管部门,纪检部门、公安机关都可以来找他取证。
“这个行业再这么下去就彻底没有未来了。如果没人抗争,整个行业就完了。我决定与操纵收视率的黑团伙决战。我也呼吁整个影视行业团结在一起,彻底清除假收视率毒瘤。”昨天,在湖北大学演讲的最后,郭靖宇向在座的学习传媒艺术的学生表示,“如果我们成功了,也是给今天在场的同学们创造一个干干净净的未来!”
广电总局介入调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微信公号9月16日消息,针对收视率问题的舆情和反映,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已采取相关措施,并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
每到年初岁尾,电视收视率造假话题就会再次被提及。以近三年为例:2016年12月12日,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电视剧收视造假的黑色产业链宣战;2017年3月,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陈道明与张国立先后向收视率造假开炮。
收视率造假的危害是什么?
第一、收视率造假蔚然成风,形成一个不公正的创作、宣发生态,劣币驱逐良币。既然花钱就可以买收视排名,电视台也只认收视率,对于用心产出优质内容的创作者无疑是打击。
第二、广告投放花了钱,达不到效果。
第三、灰色手段购销,容易滋生腐败。
第四、购买收视率被骗,钱花出去数据没上去。
既然行业内外都在呼吁、倡导、抵制收视率造假,为什么毫无成效?这其中有三层因素:
第一层是电视行业已经基本默认收视率作假这种潜规则,都知道是上不了台面之事,但大环境如此,虽有怨言,只能默默承受。
电视台、广告方、电视剧出品方发行方、收视率造假方已经形成“默契”供销关系,饮鸩止渴,造成虚假繁荣。甚至有“假收视率也是一种收视率”的荒谬说法,自我安慰、自我催眠。
第二层是国内只有一家收视率调查机构,在收视率调查机构的语境里,没有收视率造假,他们用的是“收视样本污染”,每一次媒体和公众追问收视率造假乱象时,收视率调查机构一直称对造假零容忍,也一直在调查。
到底是收视样本被污染?还是收视数据被窜改?或许调查机构本身也没有能力也不大可能查出结果。这个时候,只能让第三方或司法的介入才能有答案。
第三层是广电主管部门,虽然对电视台和影视公司有政策引导、管理和服务的职责,但没有执法权。尽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收视率造假曾有多种举措,但打假的调查取证,可能需要公安刑侦手段介入。
评论:
漫画徐鹏飞
过去30多年中,中国电视剧创造了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另一方面电视剧的播出环境却令人日益担忧。当前电视剧的生产和播出链条中,普遍存在着收视率作假现象,甚至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操作有序的“地下产业”。这个链条牢牢把握着中国电视剧的播出数据,即使是思想精深、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作品,也必须花高价去购买假收视率数据,以求达到电视台要求的播出标准,否则就将面临停播、降价、甚至是颗粒无收的境地。
电视剧制作业对此无能为力,不得不屈从。在实际操作层面下,收视率俨然成为评价中国电视剧优劣的唯一标准。收视高,不论真假都可以获得高收益、高赞誉,否则便一败涂地。
电视收视率做假由来已久。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标准,这也是国际通行规则。多年以前,一些电视台为争取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做假行为;之后愈演愈烈,当电视剧成为所有卫视频道黄金时段的主打节目后,播出机构便强行要求在购剧合同中,将收视率与购片价格挂钩,引导制作机构去买收视率。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各电视台签署了禁止对赌公约后,某些播出机构迫于广告收入的巨大压力,不得不阳奉阴违,如果制作机构不承诺收视率便拒绝购片,在这种压力和诱惑下,制作机构花钱购买收视率。而制作机构由于每部剧要增加两三千万的购买收视率成本,反过来又向电视台要高价,这种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使得大多数电视台也不堪重负。据业内人士爆料,购买收视率的价格,有的已攀升至每集30万至50万元人民币。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很多卫视要求“确保”收视率,造成“资源”紧缺,于是造假者趁火打劫,在同一城市、同一时段,同时收取两家、三家制作机构费用,导致许多公司花了钱也买不到收视,不仅遭到播出机构的停播、降价、欠款,还要承受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济损失,欺诈行为令人触目惊心。
电视剧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步伐成长起来的文艺形式,深受人民的喜爱,电视剧人也曾深感快乐和光荣。然而,收视造假使得行业发展生态明显恶化,为电视剧持续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为打造有利于优秀作品传播,有利于产业良性发展的健康、安全、清朗的新环境,收视造假问题亟待破解。
从当前的技术条件看,收视率造假问题并非不可解决。比如,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侦知买方和卖方的造假手段和犯罪细节,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清除收视造假的毒瘤。比如,研究部署停止使用以少量样本调查为基础的收视率,转而使用由机顶盒回传信息的全用户大数据。收视率采集的样本户数量少,尤其是35城、52城和71城的收视调查系统,用户信息极易被造假者掌握,然后上门“做工作”形成数据污染。即使是样本户最多的全国网收视调查系统,也只有区区6万样本户。而依托于机顶盒大数据可以轻松完成全用户的收视统计。
收视造假已经危及电视剧行业健康发展,打假行动势在必行。
写在最后:收视率打假不是终极目的,而是让影视工作者在公平机会下创作丰富多元的作品,满足观众精神文化与休闲放松的双重需求。
(长城网据北京晚报、人民日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微信公号、cctv6电影频道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