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车辆在京津塘高速公路上有序通行。新华网记者李志强摄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李志强)“作为我国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无疑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近日,作为京津塘高速公路建设的亲历者,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副主任吴秉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近30年过去了,京津塘高速建设积累的经验、培养的技术人才对中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功不可没。”
连接京津冀两市一省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是我国“七五”至“八五”期间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全长142公里,1993年9月全线建成通车。这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中国大陆第一条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它先后荣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十大工程公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吴秉军介绍,京津塘高速是我国首条采用国际通行的菲迪克条款进行国际招标建设的高速公路,实施了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三方相互监督并制衡的项目管理模式。为了适应世界银行贷款的要求,还首次成立了作为独立法人的京津塘高速公路联合公司,肩负起把高速公路建设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引进来的重要职责。
京津塘高速公路外籍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现场。(资料图片,天津市高速公路管理处供图)
京津塘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实行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首先,在招投标方面,各国企业都可以来投标,但这些企业必须通过世行的资质认可。其次,在监理方面,采取联合投标的方式,由中方人员当总监,聘请国外专业人员担任副总监、总监代表,并由外方人员负责给中方的总监进行“培训”。
“京津塘高速公路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它是严格按照世行的管理要求来建设的。严格的外方工程监理制度给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谈起这条路的建设,吴秉军至今记忆犹新。他记得,有一次,由于材料温度与标准值相差三到五摄氏度,外方监理倒掉了整整十五车进口沥青料。当时国内条件有限,大家都觉得这样很浪费,但外方监理师坚持原则,寸步不让。吴秉军说,这件事让所有人认识到了质量标准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通过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设,我们的监理队伍建立起来了,施工队伍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了,公路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吴秉军说。
吴秉军表示,在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总结出的一整套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的技术和规范,使我国公路建设和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京津塘高速公路对国内其他高速公路建设也起到了深远的示范和指导作用,被誉为中国高速公路的“根”。
京津塘高速公路开通后,从天津到北京的车程从四五个小时缩短到一个半小时左右,缩短了京津两地的时空距离,极大地方便了两地居民的出行,也推动了周边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近水楼台先得月。”天津市高速公路管理处处长刘建民介绍,依靠和复制京津塘高速公路的成功建设和管理经验,二十多年来,天津市高速公路网建设稳步推进,如今已基本形成“7横6纵4条联络线”高速公路网。目前,天津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增加到1262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达到10.6公里/百平方公里,在31省区市中位居全国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