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速读中国

落实防震减灾法 亟须破解三道难题

来源: 科技日报  
2018-07-31 08:45:20
分享: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数据显示,过去十年相继发生的汶川、玉树、芦山等地震,造成死亡和失踪9.1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7万亿元。

  今年是防震减灾法正式施行20周年,也是汶川地震10周年,值此重要的时间节点,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防震减灾法执法检查。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带领检查小组赴江西考察时谈到:“唐山和汶川等地发生的特大地震带来了沉痛教训,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随行中记者了解到,防震减灾法实施取得很大成效,也面临一些难题。其中,地震科技方面的难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基础研究需要加强

  地震成因是地震研究中最关键的基础理论,决定着地震研究及预测技术发展的方向。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地震局共投入经费1.5亿元成立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旨在围绕若干地震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

  尽管已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但地震成因依然没有定论。现有的说法有震电说、地震核变成因论、高压藏围岩弹起和撞击成因论等,不过,这些假说都难以全面准确解释地震过程中的地质现象。地震研究和地震预报研究依然是科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数十年来,中国和美、日、俄等国都做出了巨大努力,用各种方法进行地震前兆探测和研究,但并没有获得重要进展。

  “地震预测最大的困难在于地震发生的机理没有搞清楚。所以目前只能对地震进行探索性观测。”九江地震台台长肖健告诉记者。

  科学技术有待推进

  南昌中心地震台是国家地震监测台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10月该地震台在5:30—23:00时间段受到有规律的高频干扰。副台长吴先君告诉记者:“自南昌地铁开通运营以来,电磁观测监测环境受到严重干扰,致使数据无法使用,不能参与全国数据交换与分析处理。”为此,南昌地震台开展异地选址恢复重建。肖健向记者解释道:“一旦迁址,之前积累的数据只能作废。”他认为,除了关注技术研发,还要考量监测环境变化对技术落地的影响。

  近几年,从“张衡一号”到“地下明灯”,从减隔震技术到蛇形探查机器人,新技术的登场提高了我国震后救灾能力。但,地震科技创新仍然任重道远。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地震危险性和灾害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地震监测探测技术装备研发与集成等,还需不断推进。

  记者也了解到,防震减灾法多处强调要发挥技术的支撑作用。国家鼓励、支持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逐步提高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经费投入,推广先进科学研究成果。

  科普知识亟待宣传

  艾力更·依明巴海副委员长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多次强调,一定要提高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加强地震知识的科普宣传。

  陪同检查的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指出,我国强烈地震和突发地震灾害的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长期存在。为此,必须大力推进防震减灾现代化和科普现代化,提升防震减灾科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公众防震减灾意识薄弱,科普宣传力度有待加强。”江西省副省长吴晓军在座谈会上表示,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势在必行。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发生的中等有感以上地震造成的伤亡,往往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缺乏必要的救灾减灾知识和逃生方法,“小震大灾”的悲剧时有发生。此外,因科普知识缺位,灾害发生时谣言常常趁机钻空子,混淆视听。

关键词:地震,科技,防震责任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