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前先叫辆网约车,到楼下车已经停在面前,上车即走。这种高效、便利的移动出行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网约车行业也逐渐成为传统汽车厂商争先布局的热门行业。
记者注意到,不论国内的吉利、海马等传统车企,还是海外市场的宝马、奔驰、通用等企业都在紧锣密鼓的布局网约车出行服务。对此,城市交通出行专家徐康明表示,目前来看,汽车制造行业的总趋势,是传统车企从过去卖产品逐渐向卖服务转化。
↑资料图。吴起龙摄
传统车企入局网约车市场谋转型
近日,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国有汽车公司正式签署移动出行意向书,确定整合三方优势资源,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进军网约车领域。
据了解,近年来已有多家传统车企着手布局网约车业务,其中布局较早的当属吉利汽车。自2015年11月起,专门从事新能源网约车服务的曹操专车上线,截至今年4月底,平台已在全国24座城市运营。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3月28日,宝马集团宣布,将其下属的共享汽车品牌DriveNow与戴姆勒集团的Car2Go等共享出行业务进行整合。
事实上,当下的全球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大变革。徐康明对记者表示,目前来讲,国际上汽车制造和出行行业有一个总体趋势,即传统车企从卖产品,逐渐向卖服务转化。
他进一步指出,目前传统车企进入网约车市场,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车企与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网约车运营企业合作;二是自建一套体系,从无到有来打造平台;三是大型车企以直接收购或入股方式,与市场上已经建立口碑的网约车运营商合作。
目前已知的,如通用汽车推出的汽车共享业务Maven;福特汽车推出的Ford2GO并开发了打车APP;大众成立了共享出行的Moria品牌;丰田则在今年1月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宣布转型为出行服务商。德国、日本多家汽车巨头均表态,将按计划完成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到移动出行服务商的转型。
当然也有车企抱团取暖。2018年5月,福特智能出行有限责任公司和众泰汽车签署合作备忘录,拟在浙江组建一家合资公司,面向网约车市场开展业务。
“出行服务行业有一个特点,重服务运营商而轻车辆制造商品牌”,徐康明对记者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内车企须大力投入网约车服务领域,这对扩大国内车企产销量有很大帮助。同时,扩大出行服务,减少市民自购车的行为,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另据罗兰贝格的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网约车乘客期待获得独特的体验。徐康明指出,目前共享汽车中无论网约车、分时租赁,还是辅助公交或其它创新型服务供应商,基本都是采用现有车型。而现有车型可能更适合自驾,却无法满足对出行服务有一些特殊要求的群体,但车辆制造企业从事客运服务,则有利于今后的车辆定制化发展。
网约车补贴大战会再次开打吗?
曾经的网约车市场发展史也是一部“烧钱补贴”营销史。在今年3月21日,美团打车登陆上海,上线快车和出租车服务,紧接着“补贴大战”开打。
“美团前三单减14元、滴滴送12元优惠券、高德地图司机“0抽成”……沉寂不久的网约车市场,因一些新玩家的出现,又一次战火熊熊。据美团公布的数据显示,3天时间其拿下了上海30%的打车领域市场份额,补贴效果可见一斑。
那么,此次传统车企扎堆进入网约车市场会再次引发“补贴大战”吗?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补贴大战”很可能会在小范围内出现,届时新入场的网约车企价格将存在相对优势。网约车市场很大,若传统车企进入市场很可能打破滴滴的高利润垄断地位,对车企本身也是一次发展机会。
徐康明亦表示,如果说前期想要靠补贴打开市场,然后再进入市场这个有可能,但“补贴大战”一定会被各交通部门及时制止掉。
“过去打过价格战,是一些企业想用资本作为壁垒控制市场,但在网约车行业,并不能形成壁垒。”徐康明对记者分析称,对于乘客来说,从长远来讲还是会看服务,以及方便程度。另外,过去之所以允许打价格战,也有监管不到位的原因,价格战从长远来讲一定会损害消费者权益,同时也不是一种公平竞争的方法。
与此同时,他还进一步指出,在网约车市场目前仍存在两大乱象,一是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与非法经营的矛盾,比如目前在滴滴和其他一些网约车平台上,还存在大量的非法经营车辆和人员。
二是还存在价格战这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在过去几年里,价格管理部门实际存在部分不作为问题,容忍了一些企业搞价格战。但实际上,目前中央多部委已意识这个问题,要围绕清理非法运营和停止价格战两方面来进行。
“而从传统企业的角度上来讲,进入网约车市场,也不该采用价格战或是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来参与网约车运营,这两项应该是被完全禁止的。”徐康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