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多有闲暇
你会干什么?
帮儿女看孩子
逛逛公园、跳跳广场舞?
在四川德阳,四川省商贸学校退休教师张昌建却选择“仗摩走天涯”,唤上四五“摩友”,备好旅途用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如今,71岁的张昌建已经购买了自己的第4辆摩托车。
他的车迹已北到黑龙江漠河北极村,西至新疆阿勒泰喀纳斯湖畔,南抵海南三亚。
骑行归来的日子,书是张昌建最多的陪伴。用他的话说,退休生活基本上是“半年读书半年骑行”,“诗和远方”是最浓重的色彩。
6月底才从西藏骑行归来,现在,今年第三次骑行已经列上日程。张昌建已经和“摩友”约定,9月,去浙江舟山普陀山。
热爱读书的退休教师
7月中旬的一个夏夜,晚上10点,喧闹的人群和滚滚的车流开始逐渐消失,城市慢慢静了下来。张昌建打开灯,戴上眼镜,翻开书。接下来的4个小时,在书页的翻动声中流淌。夜阑人静,是他最喜欢的读书时段。
“我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读书,所以选择晚上别人都休息的时候。只要没有其他事情,我晚上都会读4个小时。”张昌建笑着说,这一习惯他已坚持多年。
在张昌建的家里,靠墙的地方堆着书。张昌建说,退休前,他在学校主要教经济学、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课程,所以对经济学类的书籍很感兴趣,重读经典,让他收获颇多。除了对经济学类书籍有特殊偏爱外,他还会读一些哲学类、历史类和文学类书籍。
退休后,张昌建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读书,只是他对退休生活有意识安排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个让他沉浸其中的则是骑行。
现在的生活状态,用张昌建的话说,一年里,他几乎用一半时间读书,用一半时间骑着摩托车和“摩友”一起“云游四方”。然而,骑行并不是他一开始就有的爱好。
买了第一辆摩托车后慢慢爱上骑行
2002年前,张昌建一直住在学校宿舍,到教室上课步行即可。2002年,他搬到了新住所,到学校的路程变长了,“即使骑自行车都要骑得汗流浃背”。
一次,张昌建骑着自行车急急忙忙赶往学校,登上讲台时,他大口喘着气。一位学生见状说:“张老师,慢点慢点,喘口气休息下再说。”学生的关心让张昌建联想到,“这样会影响教学”。
“要是有带动力的车该有多好啊!”2003年,带着这个想法,张昌建在别人的推荐下,花了4000多元买了自己的第一辆摩托车。从此,到学校上课,他都骑摩托车前往。
与此同时,讲课后的空闲时间,张昌建也有了新的利用方式。“我就骑摩托车到处东逛西逛,感觉自己的活动范围一下就很大了。”
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言语肢体之间,张昌建依然难掩兴奋,“周围的镇走得差不多了,就走周围的县了,中江罗江,然后绵竹什邡。这一走之后,就慢慢地走出兴趣来了。”
学校保卫处的宋新民老师得知张昌建到处骑行的消息后,也加入其中。自此以后,他们多次搭档一起骑行。
常常是兴致一来,骑上摩托车,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便开始了。渐渐地,张昌建的“摩友”越来越多,他也越骑越远,省内很多地方去过以后,他的目标瞄向了大江南北。
行万里路,北至漠河西至阿勒泰
张昌建一直有一个信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由于此前授课任务繁重等种种原因,一直没能成行,最远也只到过巴郎山、西昌等地。退休后,“行万里路”的目标才真正得以实现。
每次出发前,张昌建都会将摩托车专门送去维修和保养,这使得在骑行中,他的摩托车从未出过毛病。紧接着,准备好压缩饼干、常用药品、洗漱用品、换洗衣物,背上水壶和小电饭锅,就可以出发了。
2013年8月,张昌建和几名“摩友”一起骑行到了黑龙江漠河市北极村,在那里,他们遭遇了惊险一幕。“突然飞沙走石、狂风大作,原来龙卷风来了。”张昌建回忆道,低速前行一段路后,在养路段的一处围墙下,他和“摩友”避了两小时。
风沙过后,走出围墙,眼前的公路上已停着上百辆汽车,车上满覆黄沙。靠着围墙,他和“摩友”躲过一劫。在暂歇的小旅馆里,张昌建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记录下这一惊险过程。
在“云游四方”的日子里,他都会写下随行日记。他的行囊中,通常都会有几本书,只要有空闲、有心情,都会拿出来翻一翻。
去年9月,张昌建和一名“摩友”一路向西,一直到了新疆阿勒泰的喀纳斯湖畔,但在返回途经乌鲁木齐时,“摩友”的摩托车却出了故障。由于乌鲁木齐的汽修店没有零件,“摩友”就将摩托车卖掉后乘火车返回了四川。
张昌建孤身一人骑行到了库尔勒的侄女家中。几天后,当张昌建表示想一人骑行回家时,侄女出于担心,坚决不同意。侄女强行办理完摩托车托运手续后,为他买了回四川的火车票。
追求“诗和远方”,不知老之将至
旅途虽有挫折,但张昌建依然心向远方,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源于他还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如今,年过七旬的他依然步履矫健。“每天晚饭后,只要不下雨,我都会和邻居去东湖公园走上6公里。”张昌建说,年轻的时候他也喜欢锻炼,为现在的好身体打下了基础。
张昌建说,多读书,能让他明事理、懂理论,并保持心态的平静。而骑行,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还锻炼了他的意志。
“骑摩托车在全国旅游的时候,我经常发现在公路上有成群的自行车队,很多人在艰难地骑行,我都停下来给他们竖大拇指。”张昌建说,骑自行车的人每前进一米都要靠体力,相比于摩托车可以自身提供动力,自行车骑行者这种坚韧的毅力鼓舞、支持着他骑行全国,去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
张昌建购买的4辆摩托车都是弯梁车,这种摩托车便于操作。
他认为,只要适合自己就行,没必要追求高档的摩托车。“在骑行中,速度由自己控制,方向由自己选择,我感到自由,没有约束。”张昌建说,他始终将骑行安全放在第一位。
张昌建告诉记者,现在,他已对摩托车形成了依赖,不论远近,他都骑车前往。今年的第三次长途骑行,他和“摩友”已经商定,9月去浙江舟山普陀山。
“现在有一部分人很迷茫,缺乏方向感。但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我认为我现在有追求、有理想、有梦,心态年轻、行为年轻、生活充实,完全不知老之将至。”张昌建说。
来源:封面新闻
记者:王攀、董兴生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