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于方舟:为有牺牲多壮志

来源: 新华网  
2018-05-15 16:50:17
分享:

  于方舟原名于兰渚,1900年9月15日生于直隶省宁河县(现为天津市宁河区)俵口村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12月30日,于方舟被敌人杀害,年仅27岁。新华社发

  新华社天津5月15日电(记者尹思源)五月的七里海,草木竞秀,百鸟云集。一百年前,于方舟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也曾在这里躲过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于方舟原名于兰渚,1900年9月15日生于直隶省宁河县(现为天津市宁河区)俵口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母亲常给他讲述林则徐、关天培等抗英故事和义和团反帝斗争的英勇事迹,使他受到了反帝爱国的启蒙。

  1917年秋,于方舟考入天津直隶省第一中学。中学时期,于方舟面对神州破碎、民不聊生的凄惨景况,自警道:“狂澜四面严相逼,群生彼岸须舟亟。方舟负任一何重?方舟遭境一何逆?”遂以“方舟”为名,以此自奋,愿做“渡人之舟”,把祖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于方舟立即投身于反帝爱国斗争的革命洪流。他组织“学生救国团”,任团长,并先后当选为天津学生联合会评议委员、天津市各界联合会学生代表。9月,他倡导组织了进步团体“新生社”,创办了《新生》杂志。

  1920年1月29日,于方舟与周恩来等率天津爱国学生千余人赴直隶省公署请愿,要求政府释放此前被捕的爱国人士。学生的正义行动遭到军阀当局的野蛮镇压,于方舟与周恩来、郭隆真等请愿代表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与周恩来等同志一起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全国舆论和天津各界群众声援下,于方舟等人被反动当局释放。

  获释后,学校以宣传“过激主义”的罪名开除了他的学籍。回到家乡,面对广大农民终日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惨状,他开始深入到劳动群众中去,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农民进行革命斗争。为启发农民群众参加革命斗争,他用易于被农民接受的歌谣形式,编写破除迷信的小册子并广为散发。在他的启发引导下,当地农民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有些农民自发组成请愿团,到县政府请愿,逐步走上革命斗争的道路。

  1921年暑期,于方舟化名于绍舜考入南开大学,研究马克思学说并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2年,于方舟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李大钊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地区执行委员会,任委员长。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于方舟代表直隶省出席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并任直隶省党部执行委员。同年,在中共中央和地方区委领导下,主持成立了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任书记。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各地纷纷举行武装起义。10月,北方局制定了《北方暴动计划》,决定在京津地区发动大暴动。于方舟以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身份领导了冀东第二次玉田暴动。在战斗中起义部队遭到反动民团包围,分散突围时在丰润县河流沙地区被敌人包围,不幸被捕。1927年12月30日晚,于方舟被敌人杀害,年仅27岁。

  在天津市宁河区烈士陵园,矗立着一面独具特色的黑色大理石烈士墓墙,相关负责人介绍,烈士墓墙宽48.12米、高2.7米,宽度象征宁河人民解放时间,高度代表于方舟烈士牺牲年龄。

  烈士陵园内修建了于方舟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于方舟生前读过的书籍、撰写的文章、诗文等,再现了他组建天津共产党、开展学生运动、领导农民暴动等重要革命活动的历史画面。

  于方舟是天津五四运动杰出的领导者之一,也是天津早期党团组织的重要负责人。南开大学于1984年10月17日建校65周年之际,在图书馆与新开湖之间的空地上修建了于方舟烈士纪念碑,以缅怀他在革命中做出的贡献。

  南开大学毕业生褚亭如说:“纪念碑南侧是碧波荡漾的新开湖,北侧是藏书百万的校图书馆,当年读书时每次路过这里都会产生一种爱国情怀,于方舟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发扬革命传统,成为优秀的南开人。”

关键词:为了民族复兴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