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她是中国最美先生,饱受苦难却仍能笑傲人间…

来源: 中新网  
2018-04-25 10:25:18
分享:

  中国人,古来便有“以诗会友”的传统,时至今日依然如此。22日,一场在天津南开大学举办的诗会,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但这次诗会最瞩目的还是已经95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其人

  如果不是一场《朗读者》上的惊艳,大概人们对叶嘉莹的关注远不如当下。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受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获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成为该学会有史以来唯一中国古典文学院士。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唯一外籍馆员)、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这样的履历漂亮得令人震惊。

  1978年暮春,叶嘉莹申请回国教书。此时,她已定居温哥华近10年,早被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她的申请得到批准,回到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执教。

  此后的二十余年,她的身影出现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免费教授中华古典诗词。

  2002年,叶嘉莹获得了在华长期居留证。2015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为叶嘉莹修建的“迦陵学舍”正式启用,叶先生正式定居于南开园。

  从1979年回国教书至今,叶嘉莹在中国已近四十年。她在南开更是每年都进行讲座,向青年学子普及中国古典诗词,在后学者心田种下“诗”的种子。

  2016年3月25日,叶嘉莹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8年4月14日,她刚刚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对中国影响最大的40位外国专家之一。

  一生坎坷,始终心系祖国

  叶嘉莹先生一生极为坎坷。

  95载岁月如流,这其中她少年北京失恃,青壮年在台湾身陷囹圄,晚年大女儿车祸罹难,多年来越洋奔波……尝尽人生百味。

  少年时代,叶嘉莹经历了国仇与家难的双重变故。1948年,她随丈夫渡海赴台,却赶上台湾当局施行白色恐怖政策,丈夫因思想问题入狱,她和幼女也一度被拘,政治风暴让她无以为家。出狱后,只能携女寄居丈夫亲戚家。亲戚屋子很小,叶嘉莹和女儿没有床,只能等到所有人都睡后再睡在地上,午休时孩子会哭,叶嘉莹抱着女儿到外面的树下睡觉。“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叶嘉莹多年后还时常吟起这首1950年写的《转蓬》。

  几年后,丈夫出狱,却因长期囚禁性情扭曲,动辄暴怒。为了老父和两个读书的女儿,她辛苦教书维持整个家庭,极尽忍耐,以平静示人。

  后来,因为丈夫希望离开台湾,叶嘉莹接受了去哈佛大学交流的邀请,却由于签证原因未能成行,只得去了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为了给学生上课,她不得不重新学习英语,每天查单词到凌晨。当时台湾大学不会再接受她,又回不去大陆,只能硬着头皮用英语讲课。

  岂料,生活刚刚安顿下来,1976年,大女儿和女婿双双在车祸中遇难。叶嘉莹十分悲痛,她没有想到,在历尽悲苦之后的余生,竟然还会遭遇如此致命的一击。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一世逼人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她在《哭女诗》中感叹万千。

  身在海外,叶嘉莹常常梦见老家北京。“我进去以后院子还在那里,我也梦见我的同学到我老师那里,就住在后海附近的位置……”言及思乡往事,叶嘉莹将每一个梦中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我从来没有忘记过祖国,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叶嘉莹介绍,不能回到祖国的时候,就讲杜甫的诗,“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我当年每每念到这个诗,感觉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中国的语言文字真是有特殊的美好的效果和力量。”

  怀着归乡的渴望,叶嘉莹把强烈的乡愁都写进了诗词里。她在哈佛校园内感叹“秋深客梦遥”“天涯人欲老”“从去国,倍思家”。

  1971年游历欧洲,欣赏山光水色之余,仍眷恋未能重返的故土:“早知客寄非长策,归去何方有故庐?”

  “我回到祖国是1974年。”叶嘉莹终偿夙愿,她写下长达268句的《祖国行》长歌,开笔即云:“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谈及回国的情景,叶嘉莹显得有点激动,“当时飞机落地了之后,看到北京就流泪。”

  她甚至有点“妒忌”现在的年轻人:“你们是生在多么好的年代,真是太幸福了,太美好了,你们没有这种战乱流离的感觉,所以你们不会珍惜,也不会理解,我是看到故乡的灯火就流泪。”

  望一灯燃百千灯

  1978年暮春,叶嘉莹放弃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申请回国教书。1979年,她回到了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执教。

  此后,无论是在南开大学、复旦大学还是南京大学常能见到她为诗词奔波不停的身影。

  叶嘉莹2002年获得了在华长期居留证。2015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为叶嘉莹修建的“迦陵学舍”正式启用,叶先生正式定居于南开园。

  从回国教书至今,叶嘉莹在中国的教书育人生涯近四十年。她在南开更是每年都进行讲座,向青年学子普及中国古典诗词,在后学者心田种下“诗”的种子。

  尝尽了人生百味,但她却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人生态度——“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这两句话是叶嘉莹在年少时作的诗,定居南开后,变成了迦陵学舍门前的一副对联。

  她说,“想要在人世之间做一点事情,就要拼尽全力,会经历很多痛苦、悲哀,生活在尘世之中就要担负起这尘世的责任,但是无论这尘世如何万紫千红,如何繁华喧扰,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

  而叶嘉莹的这份平静一直持续至今,俗事不挂怀,诗词常在心。虽年事已高,她仍然坚持在各地讲座讲学。每次讲课,叶嘉莹必定坚持站立。讲起古典诗词,这位素衣华发的老人便焕发出不一样的青春。

  她常说,“我们中国的古典诗词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我有责任把它传承到下一代,如果我不能把这些美好的东西传给下一代,我上对不起古人,下对不起来者。”

  2016年,叶嘉莹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她决定将身后所有积蓄、藏书、书画,全部捐给南开,衷心希望南开学子能有所成就,有所建树。

  “我之所以90多岁还在讲诗词,是因为我觉得既然认识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这么多美好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就应该让下一代的人能够领会、接受。”

  “我的心头还有一点火,我愿意把这火继续传下去。”在南开大学2017年举行“叶氏驼庵奖学金”颁奖典礼上,叶嘉莹曾这样深情讲述对后学者的期望:“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张道正)

关键词:叶嘉莹,最美先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