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在杭州举行的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第一次会议上,施一公当选西湖大学首任校长。该会议还确定了西湖大学第一届校董会成员。韩启德等21位候选人为西湖大学首届校董会成员,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担任校董会主席,现年96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担任校董会名誉主席。
西湖大学,从筹建的那一刻起就备受瞩目。这不仅因为其在杭州,或者其是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更在于其那撩拨中国教育界心弦的诚挚追求和高大上的目标。也就是在“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的基础之上,向高端前沿技术吹起冲锋号,向世界顶尖研究性大学迈进,而且是在相对短期的时间内。如此,撩拨心弦便可以理解。这样的路径和展望,也寄托着无数中国人追求科学的梦,还有那“科技强国”的梦。
现在,集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和高端领军人才于一身的西湖大学,已经熬过了筹建期,开启正式扬帆起航的时代。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预示着国内新型高等教育模式与机制体制的探索和产生,是一次创新的尝试,充满着中国特色与中国力量。其未来的发展与变化,也关系着这种模式的探索与突破,其有较强的现实示范和引领作用。正如《科学》杂志评论,其有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之路上的一座灯塔。我们也确实期望,其能够成为民办研究型高校的一个成功样本,为后世留福。
还有,西湖大学的出现与发展,也迎合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其还可以与“双一流”建设产生现实共鸣,共同助力“创新性社会”,融入国家发展大潮,为新时代的国家发展精准发力,让各种“一流”成为现实。
三年前,筹建西湖大学的萌芽产生,今年2月,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浙江省设立西湖大学,如今又正式成立,扬帆起航。西湖大学能这么快进入新时期,开启新征程,也源于前期的积极探索和稳扎稳打。成立之前,就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为依托主体,开始进行铺垫和打底,慢慢成熟之后,自然而来就能够升级西湖大学。未来,西湖大学也只有延续这种严谨和规范,继续稳扎稳打下去,才能既保证速度,又能保证质量,迎来崭新的明天。
一个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再加上那引领科学潮流的目标,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西湖大学从管理层到一线科研教学工作者,都离不开精英高端人才的身影。管理层方面,除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先生掌舵外,还有许田、仇旻等世界知名科研工作者,这样的管理层次可以信赖,可以期待,他们的梦想与情怀,也浓烈了社会,影响着社会。
至于一线的科研教学工作者,据了解,西湖大学面向全球招聘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前期已经开展了五轮面向全球的优秀人才招聘,签约37名高水平学术人才,预计教师规模到2021年达到210人,到2026年达到300人。
如此看,西湖大学人才的凝聚力较强,人才的爆发力也值得期许。可以说,由精英高端人才掌舵的西湖大学,有较好的成色,这也打好了基础,一定程度也支撑着甚至决定着未来的茁壮成长。
西湖大学的未来,挑战是有的,但机遇和前景更大。克服层层挑战,抓住种种机遇,应是西湖大学的路径追求。早在2005年,钱学森感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多年过去,“钱学森之问”非但没有淡漠,反而随着岁月的淘洗愈发显现出坚硬的一面。实际上,这也是公众高度关切西湖大学的深层心理动因。
“不忘初心、无问西东”是施一公先生的态度,希望未来能实实在在成为西湖大学的坚守。期待其能在追求科研勇攀高峰中,为中国科研留下宝贵财富,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内动力。希望西湖大学在时代浪潮中,激荡前行,真正做到对得起国人,对得起未来,对得起世界。(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