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海洋局19日在北京发布《2017年中国海平面公报》表明,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7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58毫米,为1980年以来的第四高位。
国家海洋局预报减灾司副司长陈陟19日在北京表示,中国沿海近六年的海平面均处于30多年来的高位。1980年至2017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每年3.3毫米,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2017年,中国各海区沿海海平面变化区域特征明显。与常年相比,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分别高42毫米、23毫米、66毫米和100毫米。与2016年相比,渤海、黄海和东海均下降。
“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由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等因素造成的”,陈陟说,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沿海气温与海温升高,气压降低,海平面升高。
监测显示,1980年至2017年,中国沿海气温与海温均呈上升趋势,速率分别为每10年0.39℃和每10年0.23℃,气压呈下降趋势;同期海平面呈上升趋势,速率为每年3.3毫米。2017年,中国沿海气温与海温较常年分别高0.90℃与0.77℃,海平面较常年高58毫米。
海平面上升加大海水淹没面积、加剧海洋灾害、破坏生态系统,产生一系列生态和社会经济影响。陈陟提出,国家与地方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决策时,应将应对海平面上升工作提升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按照沿海海平面变化趋势,重新校核沿海城市防洪防潮能力,提高防护堤、排水管道、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设计标高。
同时,适当提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沿海区域的围填海、跨海桥坝等重大基础建设项目的设计标准,确保沿海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进一步控制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减缓相对海平面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