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两会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 张业遂答中外记者问

来源: 新华社 2018-03-04 15:55:00
作者:
分享: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韩洁、胡浩、孙奕)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会议议程和人大工作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并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张业遂介绍,本次会议5日上午开幕,20日上午闭幕,共10项议程。除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6个报告,还要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监察法草案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并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张业遂说,今年大会将一以贯之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大会秘书处新制定的改进会风具体措施。大会期间将举行14场记者会,继续设立“部长通道”,首次开启“代表通道”。20日上午大会闭幕后,新任国务院总理将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

  审议和通过宪法修正案是大会一项重要任务

  对宪法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审议和通过宪法修正案,是本次大会一项重要任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具有持久生命力。”

  张业遂说,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对现行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

  张业遂说,修改宪法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事关全局的重大立法活动。这次修改宪法的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做到既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中国既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

  在谈到国防预算问题时,他表示,近年来,中国适度加大国防投入,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弥补过去的投入不足,主要用于更新武器装备、改善军人生活待遇和基层部队训练生活条件。

  “无论从国防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看,还是从人均数额看,中国的国防投入水平都低于世界主要国家。”张业遂表示,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在回应有关“中国向外输出中国模式”的论调时,张业遂说,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发展模式,各国都需要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既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

  “在国际秩序问题上,我们不是要推倒重来、搞颠覆替代,而是要坚持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建设者。”张业遂说,中国愿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希望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抓紧相关税法起草工作

  依法治税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改革任务。

  张业遂说,经党中央审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了税收法定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一是今后开征新税的,应当通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相应的法律;二是对现行的税收条例修改上升为法律或者废止的时间作出了安排,力争在2020年前完成。

  他表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税法、烟叶税法和船舶吨税法,修改了企业所得税法,加上此前制定的个人所得税法和车船税法,已制定6部税法。今年,还将制定耕地占用税法、车辆购置税法、资源税法等,并修改税收征收管理法。

  张业遂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督促有关部门抓紧相关税收法律的起草工作,尽快将相关税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力争按时完成改革任务。

  国家监察委员会是中国特色的反腐败工作机构

  在谈到制定监察法、设立监察委的重大意义时,张业遂说,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国家监督制度的顶层设计,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国家监察委员会就是中国特色的反腐败工作机构。国家监察委会同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监察法就是反腐败国家立法。”张业遂说,通过制定监察法,实施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对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构建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张业遂介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两次作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监察法草案,通过中国人大网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认真研究、吸收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提请本次大会审议,确保制定好这部重要的法律。

   “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以互利共赢为目标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张业遂说,5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一系列早期收获,丝路基金、亚投行等投融资平台全面运转,政策沟通不断深化,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各领域合作广泛开展。

  “从这些成绩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共同发展的普遍愿望。”张业遂说,把“一带一路”视为地缘战略工具,是对“一带一路”的误解。“一带一路”是一个以互联互通为重点、以互利共赢为目标的经济合作倡议,是希望通过实现优势互补,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

  他指出,过去5年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决定批准我国与“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签署的多项条约和协定,并将继续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2018年将制定或修改20多部法律

  立法工作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工作。张业遂介绍,目前初步安排2018年将制定或修改20多部法律,包括民法典各分编、有关单行税法等,立法工作计划将在大会后及时公布。此外,五年立法规划正在编制,将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研究论证基础上,形成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张业遂说,为适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制定一部新的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的基础性法律。主要出于四点考虑:一、坚持开放发展,实行互利共赢的战略,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二、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的方针,大幅放宽市场准入;三、坚持为外商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投资环境,保障外商合法投资权益;四、坚持外商享有国民待遇条件,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张业遂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都把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履职尽责的重点方向。坚持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先后制定和修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税法等6部重要法律,及时批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等有关条约,逐步构建起系统配套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先后检查了环境领域6部法律的实施情况,听取审议国务院7个专项报告,并运用专题询问、审议整改报告等方式加强跟踪监督,全面推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有效实施。

  他表示,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紧盯环保工作不放松,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努力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合作是中美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

  在谈到中美关系问题时,曾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的张业遂说,保持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双方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

  他说,中美经贸关系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两国贸易体量巨大,存在一些摩擦不足为怪。“中方不想同美方打贸易战,但绝不会坐视中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张业遂说,中美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分歧是正常的,但这些不同和分歧并不必然导致对抗,“关键是双方要客观、准确地看待彼此的战略意图,把握好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

  希望朝美关系这个轮子尽快转起来

  在回答朝鲜半岛局势问题时,张业遂说,一段时间以来,朝韩双方围绕平昌冬奥会开展对话合作,朝鲜半岛形势出现了缓和。“我们乐见这种积极变化,希望各方能够抓住有利的机遇,把当前这种缓和态势延续下去。”

  他说,朝美是朝鲜半岛问题的主要当事方。如果把朝韩关系和朝美关系比作两个轮子的话,中方希望朝韩关系这个轮子继续转下去,也希望朝美关系这个轮子尽快转起来。“我们希望看到朝美尽早对话。”

  张业遂表示,中方将继续和有关各方保持密切沟通,进一步加大劝和促谈力度,力争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朝鲜半岛问题。

点击查看专题
点击查看专题

[ 关键词: 全国两会 ]
[责任编辑: 韩建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