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来说,能够进入三甲医院、使用高精尖的先进仪器、做高难的手术,是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而做一名社区医院的全科家庭医生,听上去不仅不体面,而且也似乎没有什么可做的。偏偏,就有人就无怨无悔地留在这个岗位上,还做出了成绩。朱兰就是其中之一。
朱兰出诊(资料图)
2004年,朱兰所在的二级医院要转型为社区医院,院里很多年轻医生都离职了。而已经是个不错的心内科专科医生的朱兰却留了下来,成为了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家庭医生。
“我要做中国第一代全科医生!”走进这间社区医院时,朱兰立下了志向,一定要做一个被老百姓认可的医生。从专科到全科,首先面临的困难就是知识不够用。离开学校多年的朱兰报考了上海交大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硕士,白天上班、晚上周末学习,很快就拿到了全科医师资格证书。3年后,又顺利获得硕士学位,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得到很快提升。
学术水平上去了,新的难题又摆在面前:社区医生该怎么做?这是一个全新的职业,没有范本,没有人来引路,朱兰只能自己摸索。
除了对社区内居民突发病症的治疗,朱兰想到,如何能够预防干预连年攀升的慢性病发病率,也应是社区医生的重点工作。为此,她一边跑图书馆查阅国外资料,一边请教复旦大学傅华教授,共同探讨对策,逐步建立社区慢性病群组干预新模式。
朱兰为社区居民做健康检查(视频截图)
2001年,徐汇区成为上海率先试点家庭医生制的区县之一,对于朱兰来说,这又是一项新的挑战。她带领团队,到一个个居委去宣传、一个个家庭去敲门去签约,很快就签约了1000户。紧接着,她又率领团队创建“谁签约、谁负责、谁服务”的网格化运行机制,并针对不断增加的签约户,创新建立起家庭医生健康评估体系,首批建立500多户家庭的健康报告,包括家庭环境等60多项指标。
这个历时半年的心血之作,成为徐汇全区健康评估的第一本范本,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
朱兰创新建立的健康评估系统(视频截图)
2015年,朱兰又进行了新的尝试创新。她注意到社区内老人越来越多、看病不容易,她便专研了老年病、老年护理等前沿新知识,并与街道商量,决定试点“医养结合”项目。街道辟出空楼作为“老人日间照料所”,朱兰和团队进驻提供医疗服务。
扎根基层,她做出了许多三甲医院大夫都没有做到的成就。这些年来,朱兰承担市、区级课题项目7项,发表代表性论文十多篇,荣获“中国医师奖”、“银蛇奖”提名奖等奖。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区居民筑起健康堡垒,真正成为他们健康的“守门人”,这就是朱兰心中最大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