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元宵节里看河北文化传统

来源: 长城网  
2018-02-23 16:09:00
分享:

  导语:元宵节马上到了,这一天也被视作狂欢节,人们会举办各种各样的灯会,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灯笼。虽说元宵节过后,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但这却是一年的新开始,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祈盼新的一年能够吉祥如意。河北的元宵节习俗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有些民俗活动不是每一个河北人都知道的,我们一起去看看。

元宵节灯会。图片来源于网络

  元宵节来源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节日传说——点彩灯来历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抡花

抡花表演。图片来源于网络

民间艺人在表演“抡花”。图片来源:新华网

  抡花是河北省滦平县火斗山乡大店子村的传统民俗文化,属于民间花会中的一档,在大店子村历史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清时村中梁氏世祖从山东迁移此地,开始学习研究抡花技艺,当时是为了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免于火灾而祭祀“火神”。光阴荏苒,时代变迁,这一技艺薪火不绝,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

  武安傩戏

傩戏表演。图片来源于网络

傩戏表演。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安傩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最早出现在夏商时期,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最初以面具戏为主,逐步发展为傩戏、赛戏、队戏等十余种形式,且分布较广,全市各乡村几乎都有。近年来,武安市冶陶镇固义村演出的傩戏《捉黄鬼》和武安市邑城镇白府村《捉死鬼》,以其恢宏的气势,神秘的色彩,丰富的内容,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改变了以往“长江以北无公认戏”的断言。

  广平踩跷

踩跷表演。图片来源于网络

踩跷表演。图片来源于网络

  踩高跷是流行在我国北方民间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广平县“踩跷”闹元宵更可谓是一道丰富的元宵节“大餐”。高跷在广平县已流传了几百年,其中以店西村最有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踩高跷的高手。无论男女,人人都练就了一脚功夫,只要一绑上高跷就能疾步行走。

  每到春节,他们就画好脸谱,穿上戏服,踩上高跷,上街表演。往往从正月十一、十二,人们就开始“踩街”,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正月十八方告结束。踩高跷时,人们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像吕洞宾、何仙姑、红娘、济公、张生等。经常演出的剧目有《西游记》、《八仙过海》、《蟠桃会》、《花果山捉猴》等30多种。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

  赞皇“拉碌碡”

“拉碌碡”表演。图片来源于网络

“拉碌碡”表演。图片来源于网络

  拉碌碡是中国民间火队中一项主要歌舞,流传也很广泛。几名化装成不同农村人物的演员,伙拉一个彩布或彩纸糊起的大碌碡,在鼓铙声中边舞边唱,滑稽的舞姿,有趣的言词,时常引起人们大笑不止。

  “拉碌碡”表现的是劳动生活,主要在元宵节表演,它以打击乐伴奏。有大鼓、大锣、铙、水镲等。音乐浑厚粗犷。

  “拉碌碡”流传于赞皇县槐河两岸广大农村。它动作简练,风格古朴,是道具性数板加舞蹈的表演形式,是自娱性很强的广场艺术。“拉碌碡”由四男一女表演。四男中一名扮老翁,身担花篮,叫做“担花篮”;一扮公子,左手执扇,右手执鸟笼子,叫做“执鸟笼”;一扮武丑,左手执碌碡绳,右手甩大鞭,叫做“甩大鞭”;一扮丑,肩扛闯铃,叫做“扛闯铃”;一女扮彩旦,右手执彩巾,身拉碌碡,叫做“拉碌碡”。表演时各角色相互配合,并与观众交流嬉戏,呈现出一种轻快、活泼、风趣的气氛。

  “走百病” “陶灸” “度百厄” “结羊肠”

走百病。图片来源于网络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传统民俗文化,有的在正月十五,但多在正月十六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

关键词:元宵节,河北,文化责任编辑:张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