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只有“杯具”,还有泳池和远方。训练一天都没落下,腹肌都还在。——孙杨
央视网消息: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孙杨以斩获体育界各项大奖而收关。站在国际泳联领奖台上的他,一身深色西装,一米九八的身高自信挺拔。在此之前,他刚刚经历了澳大利亚一个多月的室外训练,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暴露在烈日下的皮肤一层层脱落,直至蜕变成令全场尖叫的黝黑色。
如果用一个词总结一下自己的2017年,会是什么?
“飞翔”,他抿了抿嘴,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
接受专访当天“孙杨又白了”在网上瞬间登上热搜关键词。对于拥有3200多万粉丝的孙杨来说,每一次出镜所带来的高关注度自然不言而喻。常年不同环境下的辗转训练,皮肤细胞的自我修复如同他身心疲惫后的每一次奋力挥臂,从不让人失望。
飞翔,意味着高度更高,速度更快,耐力更强,目标更远。从2011年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打破世界纪录,到目前为止,孙杨仍在以“飞翔”的姿态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
2017年国内冠军赛上,孙杨包揽了从100米到1500米所有自由泳项目金牌,强势夺下5金。天津全运会七个项目中,斩获6金1银。实现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400米自由泳三连冠,且200米自由泳再次刷新亚洲纪录。
在过去的一年,作为中国游泳队队长的孙杨,无疑为自己,也为整个中国泳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
是泳者更是勇者
身高1米98,臂展2米12,划水幅度超过3米。有人说他随手一划,就是一个世界冠军;随身一躺,又是一个世界冠军。太多人把成功归于“天才”两个字,却很少有人关心他经历过什么。
关于训练的辛苦,他说的并不多。“只有亲身体会过才能真正感同身受”身上各处新伤旧痕所承载的故事都被他一句带过,言语间认真且克制。
在这个以实力说话的竞技场,如果说天赋给了他极高的起点,那么毫无疑问,后天敢于吃苦的品格和竭力拼搏的精神是真正促使他一次又一次向前冲击,登顶巅峰的基石。
2014年1月,由于长年浸泡在水中,孙杨双脚的大脚趾出现了严重的甲沟炎,红肿发炎疼痛难忍,最终不得不进行了双脚大脚趾趾甲拔除手术。2014年9月,仁川亚运会比赛中,当全力冲刺触壁瞬间,孙杨挫伤左手拇指,紧急处理后,继续坚持比赛。他撕掉纱布,一头扎入泳池,最终拿下3枚金牌。直到次年3月,才发现左手拇指骨头错位,保守治疗后,他再次带伤参加8月喀山世锦赛,拿下2金1银。常年累月的晒伤、肩伤更是家常便饭。还有心肌炎、胆囊息肉,因长时间浸水而导致指纹几乎消失……
里约奥运,孙杨带伤一举夺魁,成为亚洲第一位男子200米自由泳奥运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前,孙杨在体能训练中右脚意外骨折,骨折后的第11天他就带着固定支架下水训练,打水基本只能靠一条腿。骨折后的第52天,他向大家报平安,“生活不只是‘杯具’,还有泳池和远方。训练一天都没落下,腹肌都还在。”
疼不疼?疼。
能不能忍?能。
他说:“我可能并不是一个能吃苦的人,但我觉得我能吃下这个苦。”凭着不轻易认输的倔强,克服了常人不能忍受的艰辛,最终,里约奥运会上,孙杨在自己最看重的200米自由泳比赛中霸气折桂,成为亚洲第一位男子200米自由泳奥运冠军。
“本来是右脚第五跖骨骨折,比赛结束后再去复查的时候,第四趾骨也出现了疲劳性骨折。”新伤未愈又添旧伤,聊起儿子,母亲杨明话语间满满都是心疼。
赛后,孙杨在微博中写道: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突破极限,超越自己所获得的惊喜和满足不亚于金牌所带来的瞩目荣耀。于他而言,冠军只是起点,而更为享受的是这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
从突破到主宰
作为运动员,他完美诠释了什么是拼搏与进取的体育精神。在体育强国的大背景下,完成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为国争了光。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孙杨成功改写中国男子游泳项目无金牌的历史,成为中国第一个男子游泳奥运冠军。在这前后又相继与队友共同夺得世锦赛、奥运会中国男子游泳接力项目的第一块珍贵奖牌,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在国际赛场上空冉冉升起。他将诋毁踩在脚下,以实力捍卫尊严,用成绩让流言蜚语者闭嘴。
生活就像是引体向上,越是竭力向上冲击,越是能发现更多的不可能。在世界级大赛中,孙杨一次次成功挑战了人类极限。
他是男子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保持者,男子400米自由泳奥运会纪录保持者;他还是世界泳坛历史上唯一一位男子200米、400米、1500米自由泳的奥运大满贯冠军得主;他是打破人类天堑,横跨包揽男子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中长距离世锦赛冠军第一人,也是史上唯一一位男子800米自由泳世锦赛三连冠。孙杨创造的奇迹足以让世人侧目。
2012年伦敦奥运会,孙杨400米自由泳夺冠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此外,再次刷新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将由自己保持的原世界纪录提高三秒之多。
从中国游泳的突破到中国游泳的主宰,以孙杨为代表的中国游泳队,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体育的进步,让国人扬眉吐气。
他曾在微博中这样写道:世界上最厉害的技能是什么?是坚持。
7岁学游泳,12岁进省队,15岁正式进入国家游泳队。如今已是他坚持的第20个年头。
孙杨的母亲杨明给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按照平均每天15公里的训练量,20年来,孙杨游过的轨迹可以绕地球近两圈了。
“做一行爱一行,爱一行成一行,抱有这样的信念,才会走的更稳更好更远。”他言语铿锵,面对镜头从不躲闪的眼神,认真而率直。
方寸泳池见证了他的辉煌,也涤荡着他的稚嫩。特别疲惫的时候,他也会一拳砸向水面,放声大哭。有时也想上岸换衣服走人,再也不练了。然而,这种负面情绪很快都会自我消解。
他清楚地知道,在更加严苛的训练中不断将自身体能推向极限,这就是他的选择。
冠军背后
如今,中国男子游泳在世界大赛上共获得15枚金牌,而其中孙杨一人就独揽12枚。
“现在想想都跟做梦一样,不敢想……国际泳坛竞争这么激烈,真的不容易。”孙杨的爸爸孙全洪压低了声音对记者说。
从事体育工作的孙全洪,比常人更知荣誉背后的不易和艰辛。这个朴实的男人,跟中国千千万万个父亲一样,对儿子的爱饱满而隐忍,不会刻意当面表扬,但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孙杨的身影。
相比沉稳不善言辞的父亲,母亲杨明则凌厉干练许多,一直是孙杨成长过程中的坚强后盾。早上5点训练,母亲4点起来准备早饭,下水训练15公里,母亲就跟着他在泳池边一路小跑15公里。杨明曾告诉儿子,“生活上能帮你做的,我们一定尽全力,但训练只有靠你自己。”
父亲的支持、母亲的陪伴、教练组的悉心训练、医疗队的全方位照料……这种严丝合缝、无微不至的团队保障,保证了比赛时的孙杨从内到外的最佳状态。
也正如孙杨多次坦诚:“因为你们的付出,我没有理由不拿金牌”。
孙杨成功的背后是个人的努力,也有家庭每个成员、团队乃至国家的默默付出和全力培养的结果。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
1932年,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孤身一人乘坐邮轮,经过3个星期海上颠簸后抵达美国洛杉矶,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临别前,时任中华体育协进会董事王正廷致词:“愿君用其奋斗精神,使国旗飘舞于世界各国之前”。但由于路途颠簸,刘长春体力大受影响,最终未能晋级,而且还因路费不够而一时无法回国。
如今,国家强盛早已洗去了彼时的窘迫。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琳打破中国男子游泳几十年的沉寂,获得中国男子游泳史上首枚奥运会奖牌,与冠军朴泰桓只有不到一个挥臂的差距。时隔四年,后起之秀孙杨将朴泰恒远远甩在身后,一举夺金并打破奥运纪录。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中国游泳等基础大项在世界比赛中的跨越式进步,意味着“中国力量”正在世界体坛冉冉绽放。
今年年初,中国改革开放40年优秀人物评选名单公布,孙杨成为唯一入选的90后。作为中国当代青年,作为中国游泳队队长,他扛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榜样使命,在最该奋斗的年纪,用行动诠释了当代年轻人的拼搏和梦想。
他说,每年的新年愿望都一样,就是奋力超越自己,哪怕只是为了每一个0.1秒,因为很多个0.1秒加起来就是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升起的高度。(文/孙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