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2月8日北方迎“小年” 祭灶神大扫除 这些你都知道吗?

来源: 长城网综合  姜薇 张岩
2018-02-07 15:52:32
分享:

   导语:2月8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民俗专家表示,“小年”是春节的序曲,等到“小年”一过,就完全进入了“春节时间”,直到除夕夜,人们在“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中,迎来火红中国年。

  什么是小年 小年一般在什么时候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

  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

  古时,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

  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那时,祭灶日的地位仅次于中秋节,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来年全家平安。

  过小年 缘何北方二十三南方二十四

  东汉时,祭灶改到腊月,因“祭灶”一度被皇家冷落,只在民间流传,当时传说灶神在每月最后一天上天,但究竟是哪一天,并无定规,为不耽误农时,东汉时官方将其归入“百祀”,安排在冬季农闲时进行。但此时“小年”规矩淆乱,有的地方认腊月八日,有的地方认腊月九日,有的地方认腊月二十四日。到了唐代,腊月二十四日的说法才渐渐固定下来。

  宋代为彰显“正统”,官方一度将“祭灶”又改到立夏。元代因之,但始终未得到民间响应。到了明代,立夏、岁暮各“祭灶”一次。到了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之前还是因袭明制,此后嫌麻烦,统统改成腊月二十三了。

  如今,南北方过小年的不同时间,正反映了小年节俗在历史上的演变。无论过小年时间如何不同,人们盼望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不分古今、不分南北的。

  小年由来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

  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民俗专家话“小年” 这些民俗你知道吗?

  传统“小年”与“祭灶”息息相关。民俗专家介绍说,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摆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这类食品又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上说,上天后嘴被粘住,免生是非。这些仪式完成后,就要将灶君的神像拿下来烧掉,“送神上天”。

  直到大年三十晚上,再将灶君接回来过年,当天,还有各种“接灶”的仪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灶台越来越少了,祭灶仪式也就越来越淡了。如今,有些人在这天会象征性地吃些糖果,图个吉利。”天津市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说。

  “祭灶”过后,年味也越来越浓了。每年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家家户户要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年。

  这种大扫除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霉气”统统扫地出门。这一习俗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健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吐“故”纳“新”的含义。

(长城24小时客户端据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等综合)

关键词:小年,祭扫神,大扫除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