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公路通,百业兴。出行条件的改善让不少乡村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了经济和发展优势,群众有了切实的获得感。路通了,干劲儿足了,腰包鼓了,党和群众的距离更近了,“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在为乡村带去人气、财气的同时,也为党在基层更有力地凝聚了民心。
沂蒙深山:公路通,喜泪流
让黑石沟早日通上硬化道路,是张贵彬的一个心愿。
今年57岁的张贵彬是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高都镇高都村支部书记,黑石沟是高都村下的一个自然村,全村36户人家饱受道路不通的困扰:村子离镇中心不到1公里,但被一条河隔断,山大沟深,村民们要到镇上,要绕行3公里,多花费2小时。
“想不想修路?想!可关键是没钱!”张贵彬说,在修路这件事上,村委会曾多次与村民们进行商议。但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黑石沟几乎没有集体收入。
转机出现在2013年。蒙阴县实施村级公路网建设,为黑石沟村修路被提上了日程。黑石沟村民们奔走相告:“俺村要修路了!”
好事将近,张贵彬却犯了难:修路就要占地,砍果树、拆房子,本就不富裕的村民们,会答应吗?
没想到的是,对修路期盼已久的村民没有一户愿意成为“挡头”。“不少村民一边流着泪一边砍掉自家盛果期的桃树,但没有一句怨言。”张贵彬颇为感慨。
修路的钱不够了,村民们纷纷解囊,少的捐100,多的捐1000,有的果树、占地补偿款也不要了。而在修路期间,不少村民纷纷到工地上出工出力,送茶送饭。
忙活了一年多,路通了!83岁的村民薛庆成说,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还能亲眼看到村里通上公路。
“路通的那天,很多老人都激动地流了泪。”张贵彬说,老百姓发自肺腑的喜悦和对党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高原公路:致富路,共维护
路修好了,怎么养,谁来养?
“这条路是我的宝贝,不管天气多恶劣,我都要出来看看它。”马全方说。
马全方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沃日镇木栏村的公路养护员,今年77岁的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采访当日,老人头戴大绒帽,身穿环保服,脚蹬大皮靴,手中握着黄色扫帚,似乎随时在为打扫保养公路作准备。
“我养护这条路将近5年了,路上有一块石头、一块渣渣,我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马全方说。
马全方养护的这条道路是在“十二五”期间修筑完成的,全长13.2公里,马全方负责其中的1.3公里。每天早上7点,老人都会挥舞着扫帚,将垃圾、石头、土块清扫出去。“一般2个多小时就能扫好,但要是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石头碎块多,就要扫4个多小时。”
木栏村海拔2600米,冬季尤为寒冷。“冬季时大家都会早早地起来扫路,扫完后才回家吃饭。”他说。
5年里,马全方在岗位上没有缺席一天,他养护的路段不仅受到了村民们的夸奖,也年年被评为村里的“标兵路”。
在他的影响下,木栏村组成了11人的道路养护队伍。马全方说,只要身体允许,自己就会继续做下去。“这条路是我们村的致富路,我们的农产品靠它卖出了好价钱,我一定要把这条路养好!”
浙北山区:路通了,心齐了
腊月里,一场罕见大雪覆盖了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鲁家村。村民无暇欣赏美景,在村小组组长和党员带领下迅速走上街头,清扫积雪,有的甚至开来了自家的推土机。
“这种场面在修路前是没法想象的。”鲁家村村支书朱仁斌感叹道。
朱仁斌所在的鲁家村位于浙江北部山区,过去道路不畅、经济落后。2011年朱仁斌出任村支书时,村集体经济稳定收入只有1.8万元,而负债却高达150万元。“那时候大家都在外务工,没人关心村里的发展。”返乡创业大学生柏文对此感受很深。
“要想富,先修路”。2011年,鲁家村开始了道路交通改造升级工程,村子的规划建设也被提上了议程。村民们积极响应支持,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2013年,柏油马路修通,巨变发生,一个个家庭农场出现在鲁家村。
“以前在村里宣传政策、组织群众工作,很难得到百姓响应。现在好了,村民兜里有钱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干部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热络了!”朱仁斌说。这道出了“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各地带来的共同变化:不仅缩短了乡村和外界的路程,更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