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近日,河北工业大学正式公布该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提出将重点建设“先进装备工程与技术”学科群↓↓↓
学校发展目标
努力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度高的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
到2020年,学校学科布局更加优化,一流学科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实现阶段发展目标;
到2030年,学校部分学科达到国内一流学科水平,个别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学科水平;
到本世纪中叶,学校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学科水平,个别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拟建设学科
学校拟依托电气工程(电机与电器)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等骨干优势学科,重点建设“先进装备工程与技术”学科。
拟建设的“先进装备工程与技术”学科群是以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三个一级学科为主,同时融合了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优势方向的交叉学科群。
将这样建设
↓↓↓
优化调整专业
设置新的本科专业
根据学科群建设内容,结合“新工科”建设,设置新的本科专业(专业方向),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和教材,配齐配强教师队伍。
实施大类招生选拔机制
优化现有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实施大类招生选拔机制,提高学生专业选择自由度。
这些专业作出调整
进一步调整学科群所覆盖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设置和专业定位,突出专业交叉融合,建设先进装备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专业;
这些内容引入教学过程
将智能创新设计、高性能材料及器件、智能感知与检测、机器人机构设计与系统集成等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实践引入教学过程,按照工程逻辑,构建学习成果导向的课程模块和教学内容;
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利用虚拟仿真等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互动性、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数字化思维和工程技术创新能力。
研究生培养将有这些新变化
扩大博士生培养规模
进一步优化学位点布局,扩大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
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
积极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
引入高水平专家成立导师组
打破导师资格终身制,实施导师招生年度申请审核制。引入学科群研究前沿的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成立导师组,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提升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加大研究生资助力度
加大研究生资助力度,增强研究生招生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科教师在研究生招生中对考生学术能力、学术志趣、发展潜力的评价和决定作用,切实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高水平人才团队
大力实施“元光学者”人才建设工程,千方百计联系优秀人才、吸引优秀人才,千方百计服务好新进教师,建设一支由院士、领军人才、青年杰出人才和青年骨干学者组成的高水平人才团队。
培育创新团队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工程。依托重点科技平台、重大科技项目、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重点培育多个能够直接服务相关产业发展、承担重大项目、产生重大成果的创新团队。
积极申报外籍高端专家项目
加大引智工作力度。加强与京津冀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外籍专家等智力资源的共享水平,积极申报外籍高端专家项目,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工作或讲学。
完善教师管理机制
建立“标准明确、权责清晰、评价公正、流动有序”的教师管理机制。建立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办法,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全方位重点支持。
提高学科群科研规模和质量
加强学科群平台建设
加强学科群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围绕学科群四个学科方向,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工程与技术创新平台、材料测试分析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
大力实施这类工程
大力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和标志性成果培育工程。凝练科学研究方向,抓好前期基础研究,抓好重点研发计划、基金申报工作,抓好重大项目的组织工作和科研基地建设,在先进装备工程与技术各研究方向催生一批标志性成果,快速提升学科群科学研究的水平。
改革科研评价方法
建立以科研成果的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针对研究人员、创新团队、平台基地、研究项目等不同对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工作的特点,制定科学的分类评价标准。
还将有这些新变化
建设一批工业技术研究院分院
搭建校地合作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根据京津冀空间和功能规划,在区域内布局建设一批工业技术研究院分院,在校内建设若干个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科技平台,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鼓励教师到有关行业兼职
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到有关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和科技兼职,遴选企业专家兼任校外导师,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建实验室、联合开展重大项目研究等方式深化产学研合作,服务企业快速提升技术水平。
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建立职业化的成果转化团队,构建技术转移网络平台,创新技术转移转化模式,实现科技成果与地方和企业的有效对接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