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份分期还款协议,我能安安稳稳过个新年了,多亏了我们的‘铁包公’啊!”元旦前夕,拿着首期的5万元还款,任县永福庄乡怀屯村郭某吃下了“定心丸”,压在他心头10多年的包袱终于放下了。他说的“铁包公”叫王兴辰,是一名老教师,也是乡里的金牌调解员。
在邢台任县,有这样一个组织:“五老会”。“五老会”就是从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法官、老检察官中优先选拔,重组成的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和平解决了村里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风里来、雨里去,跑断腿、磨破嘴,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矛盾的“减压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国素来强调“以和为贵”的和谐的传统价值取向,人民调解更是被称为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数据显示,任县各级调委会参与排查矛盾纠纷3436件,调解成功3413件。倘若人民调节“解决疙瘩事儿”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重大矛盾纠纷的发生率就会显著增加,矛盾的处理也要更多的依赖于出警、法院判决等刚性手段,“第一道防线”就会变成“看不见的防线”,因此,必须要抓好人民调解工作,让人民调解真正成为新时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
所谓“调解”:言辞周到谓之调,放弃争斗谓之解。调解是一项“技术活”。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化,新时代人民调解也在发生变化。当好“减压阀”,需要选好人民调解员。正如任县的“五老会”,选择的都是熟悉当地风土人情、身份受人尊敬、说话有分量、处事有办法的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人民调解员要有遵守法律的意识、要有维护公理的激情、要有审慎处世的理智、也要有“握正义之剑”的担当。另外,做好“减压阀”,还要增强调解技能,创新调解方法和措施,提高调解成功率。比如,创新利用“互联网+人民调解”的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研判,实现矛盾风险预测预警。或者广泛推广微信调解、网上调解等方式,让调解变得更方便、更快捷,吸引村民主动选择调解来解决矛盾,为村民排忧解难。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的方式,“五老会”更是人民调解的一个缩影。抓好人民调解工作,用好“善解疙瘩事儿”的“五老会”,做好社会矛盾的“减压阀”,是我们的共同目标。(高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