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区域协调发展迎来重大进展的一年。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决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的设立,不仅成为中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缓解“大城市病”的有力举措,更为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开创了新局、谱写了新篇。
航拍雄安新区。
●功能疏解精准落子
相比于中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位于华北的京津冀地区虽然同样属于经济重镇,但在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上却一直滞后,长期存在“北京吃不了,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的问题:一边是人口不断涌入造成北京城市生活体验下降及管理难度提升,另一边则是河北省很多地区与京津之间存在显著的发展落差。
解困局需抓根本,落一子而满盘活。这关键的一子,就是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根据规划,雄安新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看来,近些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崛起,在北京的世界500强公司总部的数量一直在上升,让北京实际上经济中心的功能在不断增加。多重功能的不断叠加,使得北京市的“大城市病”日益凸显。杨宏山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划有很多,但落地较难,成效一般。在此情况下,设立雄安新区有利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一种定向疏解或集中承接,是破解京津冀协同发展困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路径。
目前,聚集在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主要包括:一般性的制造业,区域性的物流基地和批发市场,中心城区过于密集的教育医疗资源,部分行政、事业、服务单位等。这些非首都功能的聚集,严重超出北京的承载能力,致使北京出现了严重拥堵、人口急剧膨胀、空气严重污染等“症状”。此时,积极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有计划、分步骤地向中心城区外转移和疏解十分必要。在北京周边,保定、廊坊等地本身规模已经比较大,如果再成立新区,处理老城和新区的关系难度更大。而从国际经验看,“跳出去建新城”模式也较为适宜治理日益严重的大城市病。
“雄安新区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基础上,还要以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为目标,通过长期不懈努力,建成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地、创新要素资源集聚地、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打造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支撑京津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解读雄安新区未来发展前景时说。
雄安新区的设立同样获得海外关注并点赞。美联社认为,中国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弥合首都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则报道称,雄安新区将提供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一个高科技中心以及智能城市规划的“实验室”,公众对这一“绿色”和“智慧”城市抱有很高期望。德国《每日镜报》文章则指出,雄安新区可能会像深圳和上海浦东新区那样,作为探索城市新发展模式的一个范例,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繁荣。未来雄安取得的成功经验,也可成为西方国家城市升级发展的研究案例。
2017年雄安马拉松比赛现场。
●区域协调开创新局
千年大计功在长远,国家大事不囿一隅。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介绍,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一是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可以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二是有利于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提升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培育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也可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进张北地区建设共同形成河北新的两翼。三是有利于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指出,中国南方的珠三角和长三角你追我赶地站在了经济发展前列,但中国北方却没有这样的亮点。因为北京没能像上海、深圳那样发挥资源释放作用,反而产生了巨大的虹吸作用。设立雄安新区,核心要义绝不单纯在于接纳从北京剥离出去的产业,而是要建设出一个以新移民建设力量为主、以高端产业为先的经济活力带,进而寻求由这片经济活力带促生出京津冀地区甚至更大范围内的发展活力。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充分,正是这种矛盾的一个重要体现。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再到雄安新区,如果纵观中国新区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其有着“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从先发优势到后发优势”转变的发展路径。这种变化,恰恰体现了决策者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应的不同要求开出了有效药方。
比如,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创新型要素等在北京聚集度非常高,而河北省及周边地区通常难以吸引这些资源集中流入。设立雄安新区之后,原本聚集在北京的创新及科技成果,将更快地向周边地区分散,从而实现要素价值自我实现与区域空间发展均衡的有机统一。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预计,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无人技术、航空航天、机器人等走在国际前沿的新产业,可能会在雄安新区落地。而聚集在北京的教育、医疗、科研等资源也可能疏解到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的设立也让其他地区的观察者看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更多希望。
重庆智库理事长王佳宁研究员认为,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战略的延伸和载体,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是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经济增长极的点睛之笔,必将焕发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党中央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的决策,令人十分振奋,这是又一个‘春天的故事’。雄安新区必将开启新一轮改革开放发展的新征程,为建设升级版的美丽中国树立新的样板和标杆。”湖南省浏阳市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郭力夫说。
亮相雄安的自动驾驶汽车。资料图
●科学理念影响深远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新时代的中国看雄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特区”“新区”都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架设。2017年,中国将雄安新区与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并列,有着树立“区位发展榜样”的考虑。“深圳在珠三角,中国的南部;浦东新区在长三角;雄安新区在京津冀核心位置,是继珠三角、长三角后的第三步区域战略。”张燕生认为。
无论是交通规划,还是区域发展对接,抑或是企业设点入驻……过去几个月中,雄安新区各项建设工作正在燕赵大地上有序开展。
例如,2017年9月底,北京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显示,北京将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推动非首都功能和人口向河北雄安新区疏解集聚。具体来看,北京拿出了三大具体措施:一是建立与雄安新区便捷高效的交通联系,实现与北京本地轨道交通网络的有效衔接。加强北京新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国际航空枢纽与河北雄安新区的快速连接。二是支持部分在京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向河北雄安新区有序转移,为转移搬迁提供便利。三是支持北京市属学校、医院到河北雄安新区合作办学、办医联体,推动在京部分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河北雄安新区转移。
在教育领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十余所学校相继表态积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
在国企方面,中船重工、中国建筑等数十家中央企业先后拿出支持方案。其中,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明确表示将在新区培育发展未来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绿色新兴产业装备、金融与投资等新兴业务;中铝集团则表示要率先将拥有的科技成果在雄安新区转化。
在民企方面,百度公司决定充分发挥自身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车、云计算等多个领域的技术与应用优势,在雄安新区进行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教育、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环保、智能支付试点示范。阿里巴巴则打算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服务民生三个角度全面参与和助力雄安建设,为雄安装上“城市大脑”。
在地方层面,河北省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依法为雄安新区启动秋冬季合作造林工程,建设平原地区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千年秀林”工程拉开大幕;天津市则正在努力推动京沪二通道、天津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前期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早日开工。
根据中央安排,未来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二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三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四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五是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六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七是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非凡的2017年赋予雄安新区生命,而她所承担的这些任务,不仅是破解京津冀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关键一招,更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直接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次伟大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