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学思践悟十九大】考核减负,让扶贫“大有作为”

来源: 长城新媒体  储旭东
2017-12-29 16:17:52
分享: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7日发出通知,明确在扶贫考核中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除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外,不再组织开展其他考核。各成员单位也不得开展其他扶贫专项考核,确需开展的经扶贫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12月28日《人民日报》)

  扶贫工作需要考核,只有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扶贫工作才能目标清晰,深刻领会“扶什么”“怎么扶”“扶成什么样”的问题。但扶贫更需要真抓实干,尽管我们在扶贫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尚有“短板”未能补齐。所以扶贫考核一定要以真干事、干成事为导向。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狠抓扶贫考核,也确实抓出了效果,但多头考核、层层考核、搭车考核等形式,确实让基层干部叫苦不迭,也让不少贫困群众“一头雾水”。不可否认,各级党委政府的初衷是好的,希望通过狠抓扶贫,让老百姓都能奔小康、过上好日子,但过泛过滥的考核要求,势必会导致“政出多门”、标准不一,甚至层层“加码”现象。如果说,仅仅是在上级标准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也便罢了,但若是“另起炉灶”“重塑体系”,想必又是另一番光景。

  对基层而言,扶贫为的就是让贫困群众全面脱贫,这势必需要针对贫困户做很多工作,不仅要助其改变眼前的困境与窘迫,还要想办法让他们形成“造血”功能,实现自食其力。而对那些无力“造血”的特殊贫困群众,更需要反复研讨探究,拿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方案举措。而这一切都需要基层干部全身心投入,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心血。对基层考核确有必要,但若是考核对基层扶贫产生“掣肘”、制约了功能发挥,让扶贫成效打了折扣,想必这也是考核设计者不愿看到的。如此说来,过度的考核是该精简了,多为实干担当“让让路”。

  为基层减负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新思路、新要求喝彩点赞。我们可以期待,随着考核方式方法的改进、完善,填表报数越来越少、调研实践越来越多,赶集式走访越来越少、关怀型帮扶越来越多,数字扶贫、虚假脱贫等弊端势必会从源头“瓦解”,让扶贫干部、贫困户的宝贵时间悉数“释放”,共同探寻脱贫致富之道。各级党委政府也当结合上级的新指示、新精神做好超前谋划,全面理清应该精简、取消的考核细则,为新时期扶贫的新气象、新作为“牵线搭桥”。但考核减负不代表思想作风、工作热情减负,各级在精简考核之余,不妨转变思路,加强扶贫领域的纪律作风建设,让扶贫考核“减量不减质”“降温不降频”,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督查巡查、考核评估能够实现应考尽考,在基层得到全面贯彻、完美执行。

  考核减负,让扶贫“大有作为”。这是新时代扶贫工作的大势所趋,我们一定要领会好党中央、国务院“考核减负”的深意,全身心投入工作,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储旭东)

关键词:考核,减负,扶贫责任编辑:韩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