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河北经济回眸】生态保护动真碰硬 美丽河北砥砺前行

来源: 长城新媒体  胡晓梅
2017-12-25 10:02:26
分享:

12月19日,石家庄市区的天空一片蔚蓝。记者 胡晓梅 摄

  长城新媒体12月24日讯(记者胡晓梅)12月5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被授予“地球卫士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中国现在正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绿色的家园,一场绿色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为河北发展指明了方向,明晰了道路。

  河北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10月1日至12月13日,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1.5%,为5年来最好水平。

  优良天在增加,重污染天在减少,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不断提升。

初冬的塞罕坝林场。记者 赵晓慧 摄

  攻坚污染防治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感觉以前整个冬天都是雾蒙蒙的,今年的蓝天多了,阳光也多了,天气一好,这心情也舒畅!”保定市高林村镇白塔铺村53岁的王雅丽高兴地说。

  “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启动以来,河北省大气环境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改善。”省环保厅副厅长殷广平介绍,从监测数据看,10月1日--11月28日,河北PM2.5的平均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3%;平均优良天数为39天,较去年同期增加9天;全省平均重污染天数两天,较去年同期减少5天。

  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今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及18个专项实施方案等强化措施,针对秋冬季雾霾频发、易发重点时段,启动了“1+5”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秋冬季攻坚行动。坚持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我省各地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形成了全面发力、协调联动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态势。

  “一个壁挂炉定价是3300元,政府补贴3200元(其中滨湖新区补助500元)。每立方米天然气2.5元,采暖期政府每立方米还补贴1元,一个月算下来两三百元。而且又干净又暖和。”衡水市滨湖新区魏屯镇韩家庄村村民吕焕琴说。

    既要蓝天,也要温暖,河北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年10月全省累计淘汰燃煤锅炉6.2万多台,完成“双代煤”329万户左右,削减煤炭消费4468万吨。

  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环境执法力度空前。近期,省委省政府6个环境保护督察组陆续完成对承德、张家口、保定、唐山、邢台、邯郸等6个设区市环境保护督察工作。6个市移交司法机关35人,问责处理210人。至此,自2016年开展省级环境保护集中督察工作以来,全省已实现了省对市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

    河北省环保督察边督察边问责,动真碰硬,震慑强烈。

  “开展环保督察的根本目的是加快解决环境问题。”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杨智明介绍,河北通过开展省级环保督察,进一步强化了地方党委政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意识,强化了职能部门责任担当,倒逼地方转型升级,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从9月5日开始,河北省启动了四轮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其中前三轮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依法取缔关停违法企业357家,停产限产违法企业532家。

  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也在持续发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净土行动,推进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治理效果日益显现,居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冬日白洋淀的美丽风景。资料图

  改革动真碰硬 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不断完善

   在邢台县东太子井村,邢汾高速两侧,一米来高的侧柏被白色育林板呵护着,引人注目。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光秃秃的石头山,如今已经是生机盎然的幼林。

  “2009年,我退休后组织了一支队伍上山造林。经过多年探索,我已经摸索出一套造林方法。已经种了5万亩山林,560万株树木,成活率达到95%,解决了太行山浅山丘陵区绿化难题。”管护这片林子的68岁的邢台县退休干部郝景香介绍说。

    河北生态文明建设体制的改革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一批标志性、支柱性的改革举措陆续出出台。

  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民生林业。我省打破传统造林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国土绿化新机制,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建设的意见》,出台了22条支持措施,大力推广租地造林、流转造林等模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造林。

  为扩大生态容量,河北省正在谋划规模化林场建设。新建一批,在白洋淀上游、滦河、滹沱河流域、京津保生态过渡带等生态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规划建设集中连片成规模林场。扩建一批,继续加快张家口塞北、丰宁千松坝、围场御道口等大型林场建设。改造一批,在燕山山脉林场集中区,选择平泉大窝铺、张家口黑龙山等大中型国有林场,加强中幼林抚育,更新改造退化林分,全面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生态保障能力。

    同时,出台《河北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开征环保税,实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河长制等,一项项改革实招接连亮出,一个个环境保护管理新体制逐渐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不断完善。

关停的钢厂。资料图

  摒弃“黑色增长” 自觉主动践行绿色发展

  伴随涞源县奥宇钢铁有限公司产能整体退出、生产设备封存的省级验收,保定市率先成为了我省设区市中第一个“无钢市”。

  “一钢独大”曾是河北最鲜明的产业结构特征,11个设区市都曾有钢铁企业。“保定钢铁产能的全部退出,是河北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新拐点。”省发改委副巡视员高俊钊说。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河北省环境敏感地区和环京津地区的钢铁产能将有序退出。继保定成为“无钢市”后,张家口、廊坊也将在2020年前成为“无钢市”。

  随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大,过去那种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已经没有市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河北省突出治本攻坚,着力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作为治本之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努力让产业绿起来。2013年1月-2017年10月,全省累计压减炼钢产能6993万吨、炼铁6442万吨、水泥6718.5万吨、平板玻璃6406万重量箱。累计淘汰燃煤锅炉6.2万多台10多万蒸吨,累计完成双代煤329万户左右,削减煤炭4468万吨。

  近年来,河北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加速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相结合,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为全省增资源,为百姓聚财源,成为河北转型发展的绿色动能。

  “通过持续的生态修复和建设,如今的承德市不仅天变得更蓝、水变得更清,环境也变得更加美好了。此外,承德市还将林地的生态修复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推动林业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实现“绿色创收”。”承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丽虹介绍说,通过生态建设,承德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现在全市的林地面积,从建国初期的300多万亩提高到了3417万亩,每年提供生态服务价值640亿元。

  建设绿色产业,建设绿色金融,实现绿色发展,这也正契合了发展的实际。

  保护生态,建设美丽河北。“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的生态文明新蓝图,让人振奋,令人向往。河北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奋力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关键词:生态,建设,河北责任编辑:孙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