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衡水12月7日讯(记者 邢梅智 扈炜 张千 常虹)12月6日上午,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就“2017年我市民政工作开展和民政事业发展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衡水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平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衡水市委外宣局副局长信志锋主持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衡水市委外宣局副局长、主持人信志锋: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
民政工作涉及国计民生,连着千家万户。今年以来,我市民政系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多措并举、严抓落实、力求实效,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就是向大家介绍2017年我市民政工作开展和民政事业发展情况。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为衡水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平。
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衡水日报、衡水晚报、衡水新闻网、衡水电台、衡水电视台、衡水广播电视报、衡水广播电视网等市直媒体;中国衡水(市政府门户网站)、衡水发布等市政新媒体;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河北工人报、河北法制报、河北新闻网、河工新闻网、河北共产党员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社、中国经济网、网易衡水等驻衡在衡媒体。
现在,请发布人进行发布。
衡水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平:
新闻界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衡水民政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下面,我就今年以来全市民政事业发展向大家作一下介绍。
今年以来,衡水市民政系统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为主线,紧紧围绕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和市委、市政府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的目标要求,抓重点、破难点,补短板、促发展,完成了年初预定的目标任务,提升了民生保障水平,增强了民政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强化兜底作用,基本民生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一是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县级全部建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乡级全部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窗口(平台),配备乡镇(街道)社会救助工作人员282名。二是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政策得到落实。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并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城市低保对象17303人、9664户,年平均保障标准、人均补差分别达到6552元和3960元,农村低保对象58342人、40035户,年平均保障标准、人均补差分别达到3605元和2556元。三是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逐步完善。制定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指导标准。截至目前,全市农村特困人员19933人,年基本生活平均标准4748元;城市特困人员255人,年基本生活平均标准8520元。四是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得到缓解。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一站式”报销,全年共救助9406人次,救助资金1090万元。
二、突出服务功能,社会福利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16家,养老床位1.4万张,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了18%和23%;科学谋划,《中心城区养老设施规划(2016-2030)》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各县市区相继完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示范性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任务,阜城县示范性农村互助幸福院参照南小张“以地养老”建院模式,效果显著、运营良好;坚持放开市场、降低门槛、简化程序,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友力托老康复中心开展失能失智康复护理示范项目,受益服务对象360人。二是扎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550名无人监护、监护能力差以及110名无户籍儿童的无监护和无户口问题得到解决,依据困境儿童的不同情况,落实了不同的生活保障措施。三是孤儿和残疾人保障更加有力。全市共有孤儿842名,其中机构供养120名,社会散居722名,落实孤儿基本生活费386万元;为16724名困难残疾群众和33572名重度残疾群众落实补贴2306万元。四是不断完善高龄补贴制度。开展高龄补贴对象核查、申报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确保适龄老人及时享受津贴。五是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督促指导各县市区有针对性地规范管理、改造环境、拓展服务功能,解决养老院在人员配置、设备配置、失能半失能老人生活照料、消防安全等方面的问题300多例,养老院服务质量和软硬件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三、推进社区治理,基层组织建设日益牢固。
一是抓好民政专干队伍建设,提升民政服务能力。全市共有村级民政专干4710名,覆盖全部行政村。二是完成了31个试点村的村改居和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任务。三是深入开展城乡社区治理工作。起草完成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抓好全市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创建工作,以点带面,提升全市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四是推进社会组织开展社区公益服务项目,10家社会组织先后深入74个社区、12个企事业单位、8家养老机构、6所学校开展服务项目,直接服务265个家庭、服务群众36473人。
四、加大监管力度,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一是开展社会团体设立“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政会不分、放管服专项清理工作。三项专项清理完成自查自纠,涉及问题按要求整改到位,建立规章制度5项。二是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目前,全市脱钩工作任务基本完成,65家行业协会商会脱钩、33家注销、24家撤销。三是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9月份,成立衡水市社会组织党委,选举产生了组织机构,明确了责任分工,先后批准成立67个社会组织党组织,实现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覆盖。
五、抓好政策落实,确保涉军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严格落实政策,解决遗留问题。对全市1978年以来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建档立卡,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补齐政策缺口,加大排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保障军队退役人员合法权益。二是做好双拥优抚工作。足额落实优抚对象各项待遇;举办烈士公祭仪式,节假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三是退役士兵阳光安置。完成2017年度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对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按照安置政策公开、考核选岗办法公开、档案成绩公开,安置计划公开、安置过程公开、安置结果公开“六公开”的原则,实行了阳光安置;同时加大自主择业退役士兵培训力度,继续依托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开办大专班。
六、提高工作效率,社会专项事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提高殡葬服务水平。从强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宣传文明节俭殡葬习俗等基础工作入手,逐步提升人民群众对自觉开展殡葬改革的认识;各县市区对殡仪馆进行改造升级,使殡葬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二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持续加强。目前,我市市级和3个重点县设有救助管理机构,内设床位44张,其余8县在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设有救助床位,今年以来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讨和生活无着人员4900多人次,对暂不能找到家的139人,全部由公安部门采集DNA样本,并推送到寻亲网;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三是建成40个省级示范性儿童之家。四是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地名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完善地名词典编撰和城区地名规划;加强地名标志设标和管理,在市区内的226块箱体地名标志牌刊登了“讲文明树新风”创城标语等公益广告,对30多块出现破损、倾斜的地名标志及时进行了更换和维护,保证了我市城区地名标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明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民政爱民 民政为民”的工作理念,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加快全市民政事业发展,为衡水市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谢谢!
衡水市委外宣局副局长、主持人信志锋: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媒体记者如有提问,请举手示意。提示一下,在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所在媒体的名称。
一、衡水日报:我想问一下,在我市医疗救助兜底脱贫方面,有什么保障措施和政策?还有,如何完善这些相关的政策措施?
衡水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平:根据我市现行医疗救助政策规定,对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农村特困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和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需要缴纳的参保费用进行全额资助。二是对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或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导致自付费用较高的给予门诊救助。救助比例(不低于80%)和年度最高救助限额(不低于2万元),不同的救助对象有不同的规定。三是住院救助。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合规的住院医疗费用按比例进行救助。
目前,医疗救助是社会救助的难点和薄弱环节,距离困难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一)多方筹集资金。利用绩效考核的政策,引导市县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资金的保障能力;(二)完善政策衔接。加快推进县域内困难群众看病先诊疗后付费制度,探索研究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衔接的相关政策,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垫付压力。(三)加强政策指导。指导各县市区按政策要求,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实施细则,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四)继续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好临时救助等政策措施,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二、长城新媒体:请问,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请问咱们衡水市民政局在推进城乡社区治理方面有哪些措施呢?
衡水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平:今年是在这方面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的意见》印发以后,市民政局结合我市实际深入调研、仔细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建议,起草了我市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为全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提供政策指导。二是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共建立社区服务站点(中心)1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4个,基本上形成了方便快捷的“社区生活服务圈”和“社区卫生服务圈”,80%的社区工作和服务用房面积达到了300平米以上。三是重点抓好全市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创建工作。坚持示范引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按照试点先行、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重点培育了桃城区中华街道育新社区、河西街道杨树社区、河东街道桥东社区、路北街道裕康社区等治理创新的典型。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社区治理和服务试验区创建工作。
三、衡水广播电视台:陈局长您好,刚才您提到今年我市已经全面启动了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我想问一下,这次专项行动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又取得了哪些实际效果呢?
衡水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平:养老院提高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的期限是四年,今年主要以“五查五改、对标达标”为主要内容,对照养老院运营管理、生活服务、健康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和安全管理等五个方面,开展大检查、大整治。一是制定方案,精心安排。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发布大检查指南,确定115项检查指标;通过培训、拉练等方式将专项行动以及大整治阶段具体的工作要求直接传达到基层和养老院;举办了“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拉练暨消防培训”活动,通过相互观摩和交流,增强提升服务质量、改善软硬件环境的压力感和紧迫感,激发抓管理、保安全、促发展的责任意识。二是部门协作,合力推进。我们会同公安消防、卫生计生委联合开展了安全管理大检查,并举办了相关知识培训;协调5部门起草了《关于做好全市养老院服务质量整治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整改工作。三是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将全市养老机构基本信息全部录入全国养老机构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养老院服务质量的实时监控。四是启动社会监督机制。将50家符合设立许可条件,取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在《衡水日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全面落实责任。将专项行动有关内容作为重点工作纳入2017年度市县评估考评指标内容;明确部门和养老机构职责分工,压实了部门监管责任和养老院主体责任。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督促指导各养老机构对照115项检查指标逐项对标检查整改,规范管理、改造环境、拓展服务功能,取得了扎实的工作成效,54项基础指标不合格条目总数下降了40%以上。食品留样、档案管理、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等项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全市养老院的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四、衡水晚报:请问,2017年我市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衡水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平:2017年度,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省脱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全市“一问责八清理”暨“微腐败”专项整治工作要求,认真开展了第二批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工作,全市列入脱钩的行业协会商会共122家,目前已完成了脱钩工作任务。
今年,市级脱钩行业协会商会共49家,其中脱钩45家、注销2家、撤销2家。在脱钩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五分离五规范”运作,涉及变更业务73项,其中变更业务主管单位45项、变更法人15项、变更办公住所13项。清理了8个协会与行政机关合署办公,7位退休领导干部辞退了协会职务,2位处级退休干部重新履行了审批备案手续。召开4次脱钩督导工作会议,脱钩联合工作组办公室制定出台4个文件,市直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文件9个。
通过积极稳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进一步厘清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的职能边界,规范综合监管和党建工作,实现了资产财务和人员管理分离,促使行业协会商会成为依法设立、自主办会、服务为本、治理规范、行为自律的社会组织,使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独特优势和应有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衡水市委外宣局副局长、主持人信志锋:
如有媒体需要深入采访,会后请与市民政局办公室联系。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