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1月23日电题:“大战略”下的“小样本”——京畿小镇看协同
严冬初至,走进天安门东南50公里处的京畿小镇大王古庄镇,感受到的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勃勃生机。近年来,这个地处京津冀交界的天津小镇,积极融入,主动作为,全力拥抱协同发展大战略,成为透视京津冀协同之变的生动样本。
从“不愿来”到“争着来”
“我今天过来考察,打算把部分生产和研发(部门)搬来天津。”在大王古庄镇的京滨行政服务中心,北京凌天世纪控股公司总经理常建告诉记者,作为生产特种机器人的高端制造企业,选择来大王古庄镇落脚,既是为了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号召,也是看中了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大王古庄镇地处北京市区与天津市区的中间,北侧与北京通州区永乐镇接壤,西侧则与河北省廊坊开发区一街之隔。近年来,大王古庄镇从北京企业看不上的“外地”,变成了争相落户的“香饽饽”。而角色变化的背后,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所释放的红利。
位于大王古庄镇京滨工业园的华德起重机(天津)公司,厂房内生产繁忙。“我们原本在北京通州,2013年开始在天津设厂。”这家公司的总经理黄小伟说。这里离廊坊火车站很近,公路交通也很发达。华德公司在此扎根,带动了河北等地的供应商一起发展。
来自北京丰台区的众达智腾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基于国产化中央处理器(CPU)的硬件。这家公司的市场部经理武晓雪说,“原来北京的公司都不愿意离开北京,觉得出北京是件没面子的事。现在京津冀一体化了,企业搬到廊坊、武清,感觉跟在北京也没什么差别,很多都发展更好了。”
“原来我们求着北京企业来,现在北京企业争着来。”目睹了这些年的巨大变化,天津京滨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振峰感慨地说,“真的不一样了!”
从“享受红利”到“主动作为”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要积极转型,有所作为。”大王古庄镇党委书记张大国说。
“作为”体现在思路转变上。夏振峰说,“2002年工业园起步时,我们想的是赶紧把一亩三分地填满,没有考虑过产业结构的问题。现在京津冀一体化,我们不能简单把京冀企业搬到镇上来,而是要拒绝污染,打造出能依托天津、借力北京、辐射河北的新产业来。”
“作为”体现在积极服务上。“园区帮我们申报科技项目,还对环保改造给予很多指导。”黄小伟介绍,公司的主要产品“电动葫芦”已经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产品,“园区帮忙对接的贷款,对企业生产研发促进很大。”
“作为”体现在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上。在京滨工业园的行政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宽敞的大厅并列多个办事窗口,这个“一站式服务大厅”,可同时为企业提供工商、税务等多种服务。
近年来,大王古庄镇建立了环境优美的“玫瑰庄园”,还在园区建设了占地80亩的职工公寓,以低价供企业租用,可同时满足8000名员工的居住需求。此外,园区还在筹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并将与北京知名医院合建一所心脑血管医院。
外来的企业不仅能落地,还能生根。“园区给我们提供了员工公寓,平均一个员工每月才三四百元房租。这个福利对企业来说太重要了!”武晓雪说。
新起点上再出发
在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单中,天津大王古庄镇位列其中。依托京津冀一体化中的天时、地利,大王古庄镇正用“人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添砖加瓦。
张大国介绍,今年8月初,大王古庄镇和北京通州永乐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京滨工业园和通州开发区东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增进两地合作。
目前,京滨工业园已聚集2800多家企业,初步形成电子信息、新材料、精密设备三大主导产业,阿里巴巴、当当网、聚美优品、京东、一汽大众、北汽海纳川、大禹节水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以及来自北京的多个科研院所相继在此落户。
新起点上要有新蓝图,而大王古庄镇设定的蓝图则是“京滨智能制造小镇”。张大国认为,京津冀一体化不是物理拼接,更不是污染转移,而是实现三地融合的化学反应。发展智能制造,既能充分承接北京溢出资源,又能发挥天津教育资源丰富的人才优势,还能实现对河北腹地的产业辐射和科技带动。这不仅是大王古庄镇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出路,更是促进区域协同的主动尝试。
天津京滨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光说,“近两年来,园区招商更加严格,很多企业都被我们婉言谢绝了,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智能制造产业的聚集。”
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我们打造了许多研发平台,包括院士及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级孵化器,积极对接来自北京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力量。”夏振峰说。博思特能源装备(天津)公司是大王古庄镇成长起来的一家科技型企业。公司副总裁王俊芳告诉记者,“今年6月我们收购了中关村的一家设计院。现在京津冀一体化了,借助北京的智力支持和河北的广阔腹地,企业一定会越干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