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王东峰在河北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摘发(四)

来源:  
2017-11-20 22:50:00
分享:

 王东峰在河北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摘发(四)

 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   努力开创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新局面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部署。河北在全国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立足河北、着眼全局,开拓进取、接续奋斗,以河北之进服务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两个阶段”战略安排做出应有贡献。

  当前,河北正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河北高度重视,对全省人民关怀备至,这是我们最强大的精神动力,总书记对河北知之深、爱之切,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6次视察河北,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全省上下倍受鼓舞。二是我们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这是我们最根本的行动指南。只要我们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三是我们有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机遇,这是我们最有力的战略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筹办北京冬奥会是提升河北开放水平和发展层级的重要契机,必须紧紧抓住抓实、用足用好。四是我们有各级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拼搏奋进,这是我们最可靠的坚实保障。历届省领导班子带领全省人民卓有成效地工作,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我们接续奋斗奠定了良好基础,全省上下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焕发出了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在新时代争取更大作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提出的“四个加快”“六个扎实”“三个扎扎实实”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深入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抓住用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加快完善区域大交通体系建设,强化大气和水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加强产业对接协作,着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实施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加快“三区一基地”建设。精心做好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按照国家审议通过的规划推进各项建设,确保竞赛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在2019年底前完成。二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坚持多规合一,科学规划,超前工作,坚持依法管控,深入做好改善民生和群众工作,解决好开局起步阶段的实际问题。坚持创新发展,完善新区运行机制,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三要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大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力度,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突出抓好钢铁、水泥、煤炭等去产能工作,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综合运用差别价格、差别税收、差别信贷等调节办法,确保化解过剩产能落实到位,坚决清理“僵尸企业”。要统筹推进,坚持保大压小,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和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提升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对标先进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好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和投资发展环境。积极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全省招商引资,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优化产业布局,不断提升经济开发区的能级和创新发展水平,坚持把发展的战略基点放在创新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五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认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经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和设施农业,深入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深入抓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快法治河北进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支持和保障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深化依法治省实践,推进法治河北建设,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把河北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深入抓好思想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河北文化底蕴丰厚,既有源远流长的燕赵文化,又有以西柏坡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还有以塞罕坝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毫不放松地加强舆论引导和网上阵地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和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提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出更多具有河北特色的新时代文艺精品力作。

  深入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在脱贫攻坚、推进共享中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要坚决打赢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聚焦重点,全面推进,高质量如期完成脱贫任务,突出抓深度贫困县脱贫工作,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统筹推进“五个一批”工程,特别要突出产业和科技扶贫,增强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多渠道增加农民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收入。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结合小城镇建设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建立健全扶贫资金项目全程监管、全面审计、跟踪问效、社会监督等机制,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査失职、渎职行为,严惩违法违纪分子。二要扎扎实实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优先安排民生项目,对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等领域,省市县乡各级每年都要列出单子、作出承诺,压实工作责任、确保落到实处。要高度重视冬季取暖工作,全面排查问题,及时抓好整改,确保广大城乡居民温暖过冬。民生工程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民生就是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务必用心用情用力抓紧抓实抓好。三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时刻绷紧维护社会稳定这根弦,强化领导责任和属地责任,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房地产、债务等领域风险,统筹做好信访维稳、反恐防暴、打黑除恶、惩治犯罪、安全生产等工作,全面排查整改安全隐患,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的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和安全稳定工作格局,以河北稳定拱卫首都安全。

  深入抓好大气和水体、土壤污染治理,努力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一要依法铁腕治污,解决大气污染突出问题。坚持联防联控、区域治理,打出一套组合拳,全面实施散煤治理、锅炉燃煤治理、电厂燃煤治理、煤炭市场治理、扬尘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垃圾分类处理,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下大力优化能源结构,增加外购电比例,以煤改电、煤改气为主,充分利用地热资源,推进农村散煤治理,同步解决好冬季供暖问题。大力推广水洗机扫、“以克论净”道路保洁等有效做法,提升治理的精细化和实效性。实行目标倒逼,做到奖罚分明,石家庄要率先退出污染城市前10名,其他有关市都要明确时限要求,争取尽快出列。二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湿地保护,加强露天矿山整治,抓好白洋淀、衡水湖治理和生态修复,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统筹治理重污染河流。弘扬塞罕坝精神,持续实施太行山、燕山绿化攻坚,大规模植树造林。三要倡导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推广绿色消费,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深化环保体制改革,加强环保督察,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关键词:责任编辑:孙向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