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中国道岔技术发展方向
2016年8月,在中铁山桥道岔车间里,现代有轨电车60R2-6号三开道岔研制成功,并顺利通过专家组审查验收。这是一种现代有轨电车道岔中结构最复杂、加工难度最大的道岔,几乎涵盖此类产品所有的核心技术。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也彻底打破了国外厂家对此类产品的技术垄断。
在人们印象中,道岔、垫板无非是些“傻大笨粗”的钢铁块子。而来到中铁山桥采访,完全颠覆了记者这些固有印象。
一根道岔、一块垫板,同样蕴含很高的科技元素。
中铁山桥道岔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对试铺道岔进行巡检。 记者 吴新光 摄
在道岔车间,车间党总支书记果丽红指着道岔尖轨试铺平台说,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对高速道岔的精度、平直度、降噪、防腐处理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像350公里以上的高速道岔,平直度要求很严,每20米高度差不能超过1毫米。按照中铁山桥的工艺标准,高速道岔的尖轨打孔,必须要有倒角;而按照国家工艺标准,则不需要加工。再比如,尖轨根端轧制部分,按照原来工艺标准,不需要加工,中铁山桥提高了工艺标准,采用刨切加工,轨顶面铣削,轨两侧面刨削,提高了加工精度。
中铁山桥始终占据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道岔技术研发领跑者地位,占有国内最大的市场份额。其研发的系列新型地铁道岔在深圳、杭州、南昌等地得到推广;率先研发了系列现代有轨电车道岔,抢占了市场先机,三开组合道岔、梳子型道岔均为国内首创。
中铁山桥机加工二车间,是国内最大的道岔配件生产集成车间。“十九大报告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我们这些基层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创新我们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垫板是生产道岔的一种重要零部件。一块小小的垫板,这里面也大有学问。”机加工二车间主任侯文川介绍说,由于各铁路局等下游客户对垫板的规格、型号不太熟悉,在装配过程中极易搞混。为此,他们想到了在垫板箱子上加贴条形码标签的办法。通过专用设备,一扫条形码,每一块垫板的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生产者姓名等信息都一一显示出来,做到垫板质量可追溯。
中铁山桥道岔设计研究院院长汤铁兵告诉记者,对于百年老厂来说,新产品开发、装备、工艺都需要突破。如今,城轨、地铁、有轨电车道岔产品对减震降噪要求越来越高。高速道岔的加工精度、产品外观,都有了很大提升,再也不是以前人们认为的“傻大笨粗”产品了。车间还进行了加工工艺方面的创新,比如尖轨根端热处理,改进为数字化测量,激光扫描,刨改铣。
近年来,中铁山桥完成了道岔加工工艺系统的改造,实现了钢轨件数控加工;建成了50米轨件检测平台和多功能高精度组装平台,实现了所有道岔全部试铺,保证了产品质量;应用了道岔综合测试系统、锻压自动温控系统和锻压、铸造成型仿真模拟等先进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道岔制造和质量保证能力。
自1912年生产出中国第一组道岔以来,中铁山桥始终引领着中国铁路道岔的发展方向,从普速道岔到重载道岔,从提速道岔到高速道岔。时速250公里、时速350公里高速道岔在京沪、京广、沪昆、兰新等高铁线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中铁山桥自行研制的时速350公里62号高速道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长度最大、速度最高、结构最复杂、技术最先进的高速道岔,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一系列“山桥制造”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结下的累累硕果。自主研发的道岔平面设计软件、三维参数化设计系统等先进方法突破了传统模式,走在了世界前列;致力于重载道岔的研发,轴重27吨、30吨道岔广泛应用于大秦、朔黄、晋鲁豫铁路等重载线路;研发的爆炸硬化高锰钢拼装辙叉在重载线路上试运行,取得了平均通过总重超过3亿吨的重大突破,并逐步向全国铁路推广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中铁山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