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京津和河北雄安新区的河北廊坊市,今年以来强力推进区域内“散乱污”企业集群整治,截至目前已完成12003家“散乱污”企业整治。其中,关停取缔1万多家高污染、脏乱差低端企业、小作坊,整改提升1300多家,优质企业实现了做优做强,区域内空气质量、生态面貌和产业结构实现好转。
廊坊地处京津保三角核心地带,北部毗邻北京通州,中部、南部紧邻北京新机场和河北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1+2”核心城市之一,也是首都重要生态屏障。
数十年来,钢铁、金属压延、保温材料等产业发展成为廊坊一些县域支柱产业,且呈现“大群体、小个体”状态,小企业、小作坊在产业聚集区四处开花,污染较重。其中,廊坊霸州市、文安县、大城县有着规模庞大的“散乱污”企业集群,是整治的重点区域。霸州金属玻璃家具产业集群占全国70%左右的份额。文安县是我国重要的胶合板生产基地,顶峰时有企业8000余家、从业人员达10万之众。大城县有色金属加工企业高峰时达600多家、营收50多亿元,保温建材企业1800多家、营收近100亿元,是全国重要的绝热节能材料产业基地。
对此,廊坊以“壮士断腕、浴火重生”的决心开展整治,将每家企业纳入网格化监管,对违规企业敢于亮剑,铁腕执法。经过整治,文安县关停整顿人造板企业2000多家,取缔所有扒皮厂、粉料厂、劈板厂5000多家,对1395台燃煤锅炉进行破坏性拆除,彻底断绝了死灰复燃可能。霸州市2700家涉钢“散乱污”企业完成整治。大城县经过整治,保留了17家有色金属熔铸、38家保温建材企业,环保和技术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准,企业品牌效应凸显,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通过散煤“清零”、钢铁去产能和“散乱污”企业整治等工作,廊坊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6500多吨,日减少重卡运输车辆3000多辆次,实现了持续退出全国空气污染城市倒排“前十”。经过“腾笼换鸟”,一批高精尖项目落地,廊坊经济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