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改革·印记】我现在终于有钱吃苹果了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汪金友 2017-10-09 18:39:16

  ●汪金友

  对很多人来说,吃苹果早已不是什么奢侈的事情。随便进到哪个超市,买一袋子,拎回家里,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而最近一位农村老大娘的话,让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今年国庆假期回农村老家,一个镇里的干部告诉我,按照现在的政策,农村老人到了60岁的时候,都可以每月领到50元的养老金,以后还会每年增加。当他们把第一个月的养老金,交到一位刚满60岁的老大娘手里的时候,这位老大娘高兴地说:“我现在终于有钱买苹果吃了。”

  据说这老大娘夫妻俩,还能种一点地。吃的粮食和蔬菜,都不用发愁。只是这零花钱,只能到逢年过节时,儿子给一点。精打细算,也只够买些油盐酱醋。所以这个老大娘,很难吃到自己想吃的苹果。

  可能,这个老大娘并不属于贫困阶层。因为她有土地、有儿子,而且老两口身体健康,还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连苹果都舍不得吃,说明他们的生活状况,还是有一些问题。而且这种现象,在农村并不是个例。

  作为农村老人,主要的经济来源,应是儿女的供养。而有些儿女,自己收入不高,所以给父母的钱,便非常有限。我见过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只在每年过年时,每个儿子才给母亲200元钱。还有些儿女,有了钱之后,买车、买楼、供子女上学。把供养老人,排在最后一位。

  也有很多的农村老人,即便手里有一点钱,也舍不得花。一是人情往来,需要很多的开支。比如到了过年,要给孩子们压岁钱。孙辈上学,也得有所表示。当然,他们更怕自己将来生病,必须留点应急钱。

  这件事,让我对“贫穷”二字有了重新认识。“贫穷”和“富有”,都是相对而言的。虽然很多农村老人的生活收入,并没有在国家规定的贫困线以下。但买不起苹果的人,较之于买得起苹果的人,就是“贫穷”。解决贫困的第一步,是有饭吃;第二步,就是有苹果吃。老大娘能够有钱吃苹果,也算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前几天,我在北京街头遇到一个50多岁的农村妇女。她拦住我,说自己来北京打工,还没有找到工作,现在没钱吃饭,请我帮她一下。我说:“那好吧,我给你买两个面包。”她跟我来到路边的一家小超市,拿起一包火腿说:“我想要这个。”接着,我付了18元钱,她拿着火腿走了。我看着她的身影,过了马路,坐在街边的一个台阶上,打开火腿开始吃。

  我的心踏实了,知道她确实很饿,不是一个骗子。

  因为经常看到乞讨发财的新闻,所以我们对那些求助者,大多投以怀疑甚至鄙视的目光。其实,他们中的多数人,真的很穷、很饿、很需要帮助。而且像那位老大娘一样,尽管很想吃苹果,却绝不会向别人开口。

  我认识杭州的一个老板,他每招收一个员工,都要求对方提供自己的和父母的两个银行卡号。然后把每个人工资总额的20%,直接打到其父母的账号里,确定这是孝老工资。这个老板说,对父母不好的人,对别人也不会好。

  我们的愿望,就是让每个想吃苹果的老人,都能吃到苹果。

关键词:吃苹果,农村,养老金
责任编辑:张欣
推荐阅读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 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