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狼牙山脚下的绿色田园风光。 臧哲辉摄(资料片)
日前,笔者走进定兴县城西北部,只见雪松、法桐、白蜡等130多种树木郁郁葱葱,两万亩规模的林地绵延数公里。以此为依托的定兴县森林生态公园项目正在加快实施。该项目采取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的模式,总计吸引了11家绿化企业参与建设,成为保定市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造林绿化的一个典范。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专业化造林的原则,保定市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在重点工程上精准发力,推进京津保生态过渡带建设和白洋淀全流域绿化,为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和支撑。自2014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56.5万亩。其中,香港正道森林、天津创世、长白森工等630家大型绿化企业和造林大户的造林面积占全市造林总面积的65%。
坚持规划引导。根据全市地域特点和资源分布,保定规划实施了西部太行山区水源涵养工程、环北京和环雄安新区绿美廊道工程、白洋淀上游水系及河流两侧防护林网工程、以森林公园和环城林带为重点的城镇森林体系工程、白洋淀上游水系和大中型水库上下游等区域湿地修复工程、浅山丘陵区林果产业基地工程等六大工程,打造深远山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生态林带、浅山丘陵高效经济林带、绿色廊道生态景观林带、平原农田防护林网交织而成的“三带一网”生态格局。
创新融资机制,破解投入难题。该市通过“向上争、财政挤、整合用、银行贷、社会引”的方式,多方筹措造林资金。三年来,市、县两级财政用于造林绿化的投入达12.19亿元,并积极争取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等国家、省造林项目,实现了三北防护林项目区覆盖所有平原县。同时,将林业、水利、国土、扶贫等部门的相关资金捆绑使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化造林机制改革,激发企业、大户参与造林的积极性,累计撬动社会资金26.5亿元,占造林绿化总投入的68.5%。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破解用地难题。该市大力推行工程化造林,积极鼓励企业流转土地、个人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解决造林用地难题,并采取合理补偿和土地“反租倒包”相结合的办法,探索出了8种土地流转方式。其中,高碑店、徐水等经济实力较好的平原县(市、区)采取“政府流转、企业绿化”方式,由政府主导,将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再发包给公司和大户,并签订绿化合同,由企业负责绿化和管护;易县、涞源等山区县采取政府供苗、工程队造林的方式,吸引绿化企业和大户主动流转林地,扩大造林规模。据统计,3年来,全市共流转土地约55万亩,占造林总面积的35%,实现了“政府要绿、农民得利”。
创新造林模式,破解造林主体弱难题。该市坚持政府搭台、市场主体唱戏的原则,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造林绿化中来。同时,实行三级责任联动机制,规范造林绿化合同,落实造林主体,确定管护范围,责权一体,做到层层有责任,处处重管护,保障造林成效。全国园林建设界领军企业广东棕榈园林和江苏东珠景观两家公司,分别与市里签署了生态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易县地产商转型成立绿泽农林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元开发山场,建设了高标准林业园区;筑邦公司参与实施了该市高铁沿线景观绿化工程,用以打造郊野园林。大公司的引入和知名造林企业的参与,实现了造林主体由政府、农户向社会多元化转型,推动了全市绿化向高端化、景观化迈进。
实行“三个结合”,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生态屏障建设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在立地条件差、人工造林困难的西部深远山区,采用封造结合、乔灌结合的方式,集中投入,连片开发,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景观林,逐步建设保定及雄安新区的第一道生态屏障;在浅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地区,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扩大优质核桃、红枣、苹果、甜柿等经济林种植规模,逐步实现百万亩经济林产业带建设,打造第二道生态屏障;以贯穿保定市域的高速、高铁、国道为骨架,加快通道绿化,形成第三道生态屏障。二是造林绿化与大气污染防治相结合。以大规模造林增绿提升城乡空气质量,构筑大气污染生态防护屏障。三是生态建设与扶贫攻坚相结合,把发展林业作为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林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脱贫。
截至目前,保定市森林覆盖率已由2013年的23.8%提高到28.2%,有林地面积增加到884万亩,森林活林木蓄积量达到1300万立方米;完成廊道绿化840公里,绿化面积12.6万亩,贯穿境域的京昆、京港澳、荣乌、大广等多条高速绿化实现贯通,京石高铁绿色廊道建设初具效果;西部水源涵养林和经济林基地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完成水源林建设47.5万亩,新发展优质果品基地27.4万亩,新建林业园区20余个,全市44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林果苗木产业占到了46%,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绿色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