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速读中国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用“互联网+”激活非遗传承发展生命力

来源: 光明网  李政葳
2017-09-16 11:49:57
分享: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体现着各民族不同的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蕴藏着民族精神的DNA。

  中华民族五千年悠悠历史,积淀了多少文明与沧桑。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最多的国家,分布于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众多精彩绝伦的中华“非遗”,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民族精神传承、文脉赓续的重要象征,更成为人们坚定树立文化自信的宝贵源泉。今年9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文化部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媒体主题活动正式启动,这次采访报道也将成为网民了解、关注非遗的新窗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政府到社会、从中老年人到青年学生,非遗逐渐被重视和持续关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也成了广大群众普遍受益、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事业。继往开来,我国非遗保护事业正处于重要的机遇期,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土家织锦,在土家语称为“西兰卡普”,意为有花的背面,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也是现代纺织技术的源头之一。2006年,土家织锦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李政葳/摄)

  非遗不断走进现代生活,人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局面正在开启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是典型的民营经济大省,也拥有数量众多的民营剧团。2009年,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省财政每年安排300万专项资金支持民营剧团发展;自2012年起,省文化厅每两年举办一次民营剧团展演活动,搭建民营剧团展示平台。另外,浙江这几年还坚持以基地带动保护,已公布33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131个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20个省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87个省非遗旅游景区景点、50个省级非遗宣传展示基地、8所高校非遗研究基地。

  浙江省在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保护等方面成果显著、亮点纷呈,这也正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典型缩影。今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启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对如何在新形势下传承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作出具体部署;今年3月,国务院同意并转发了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对非遗重要构成的传统工艺保护工作进行专项部署,明确了振兴传统工艺的目标、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路径。

  伴随着系列政策落地实施,近年来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成绩显著:

  ——非遗保护理念不断深化。近年来,文化部特别强调三个理念:一是在提高中保护的理念,非遗保护的关键是传承。二是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理念。三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理念,比如,把非遗项目和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一起保护;要求在古村落和老街改造中保留原住民,避免非遗失去传承基因、环境和土壤。

  ——非遗保护体系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颁布实施,全国26个省份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文化部进一步完善了关于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与管理、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专项资金管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等制度规范。即,对非遗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化,以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为重点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国家、省、地、县4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制度逐步完备;对非遗及其孕育发展环境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的制度逐步健全,在非遗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动建设“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文化生态区。

  ——非遗保护财政投入机制逐步建立。近5年来,中央财政投入46亿元用于非遗保护事业,中央预算内资金安排11亿元建设153个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从每年1万元提高为2万元。地方财政累计投入39亿元,各省为本级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了3000元至2万元不等的传习补助。

  ——非遗保护重大工程项目持续推进。非遗记录工程稳步实施,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流变过程、核心技艺和传承实践情况,进行完整记录;深入实施文化部、教育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帮助非遗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全国78所高校已举办研修、研习、培训280余期,合计培训4万多人次,提高了传承能力,扩大了传承队伍,增强了传承后劲。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我国积极参与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和有关国际规则的制定,借鉴其他国家非遗保护理论方法和成功实践,为世界非遗保护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非遗宣传展示影响广泛。在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保护工作所取得的优秀实践成果,营造了全社会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5年来,全国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32万场次,参与观众5.4亿人次,推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多举措推进非遗活态传承,助力文旅产业繁荣发展、乐民惠民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社会参与的热情不断提高,非遗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并与现代社会其他领域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形成“非遗+旅游”“非遗+扶贫”“非遗+特色小镇”“非遗+城市形象”等,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使命。

  今年3月底,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新疆大学蒙古族刺绣培训班开班。这是新疆大学针对非遗传承人群举行的第三期培训班。蒙古族刺绣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传承创新能力,新疆大学聘请多位历史文化学者、民俗研究专家、文艺评论家、国家和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设计师为培训班授课。

  “蒙古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开设蒙古族刺绣培训班一方面能够挖掘、保护和传承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可以开发蒙古族刺绣的市场价值,让更多蒙古族刺绣艺术家和从业者脱贫致富,这也是非遗传承的目的所在。”新疆大学蒙古族刺绣培训首席专家策·巴图教授这样说。

  西藏的高原实景剧《江孜印迹》再现“英雄城”抗英场景。该剧的排演不仅让多项非遗活态传承,也推动解决当地群众就业问题。(李政葳/摄)

  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这一典型做法类似,贵州在非遗保护助力精准扶贫方面同样值得一提。近年来,贵州省文化厅提出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和“文化富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的工作思路。其中,非遗保护助力文化扶贫成为以大文化助推扶贫战略的重点和亮点。统计显示,2016年贵州省培训总人数达到23931人,总产值超过10亿元,全省研培学员创业达200多家,带动就业50余万人。以黔东南州为例,优秀学员返回当地培训新的学员带动就业人数8992人,每家企业平均带动就业人数约47人,实现带动就业人员年人均收入2.18万元。

  除了以传统工艺为重点实施好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外,文化部还支持具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机构到非遗项目所在地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探索振兴传统工艺的有效措施。截止2017年7月,文化部支持雅昌文化集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哈密设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木真了时装公司在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地设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等。

  可喜的是,如今驻哈密、湘西、雷山工作站的企业已会同当地手工艺人开发出数百款运用当地民族元素的新产品。随着订单的进来带动手工艺人收入的增加,这些地方传统工艺的传承队伍扩大了,年轻人开始加入进来。一些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也在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中得到新的复兴。

  不仅可以助力脱贫攻坚,非遗保护与活态传承也在不断充实教育领域。以苏州为例,近十年来,当地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仅6个城区就有53所中小学校设有55项非遗课程。另外,苏州有关方面还意识到,校本教材是非遗进校园的载体和依托,也是非遗进校园活动可持续开展的有效保障。因此,苏州市很多县区或统一编制或由辖区内学校编制了非遗教材,比如,常熟市编制了评弹、谜语、锡剧、山歌和古琴等教材,太仓市编制了江南丝竹和滚灯等教材,姑苏区编制了昆曲、竹刻等教材。

  网络直播、手机游戏、移动应用精彩纷呈,互联网为非遗保护插上翅膀

  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创新内容和形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还提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等具体项目。

  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占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以上。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65亿,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5.25亿,网络直播用户共3.43亿,真人秀直播用户规模达到1.73亿,网络视频和网络直播已成为网络内容生产和传播的重要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是传承,而手游在中国年轻人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项目第四代继承人方浩然说。今年以来,苏绣、油纸伞、惠山泥人、口技、以及四川巴中皮影戏等纷纷出现于腾讯手游《寻仙》中,引发新一轮关注。张浩然认为,互联网对于传统文化的推广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宣传,同时也在于促进传统文化与社会大众的相互沟通。

  网友在这头、非遗在那头,通过网络直播形式让数以万计的网民与精彩缤纷的非遗“面对面”。今年5月31日开始,光明网、斗鱼直播团队走入湖北、安徽、浙江等14个省份,深入非遗文化发源地,走访国家级省级非遗技艺传承人,推出移动直播30多场,向网友展示了包括南京云锦、龙泉青瓷、古琴艺术在内的多项世界级非遗项目,直播总覆盖观看人数近3000万。另外,以移动直播为切入口,光明日报、光明网还进行了以“致·非遗敬·匠心”为主题的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有效传播覆盖用户量达1.73亿人次。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拾翠”“妙趣剪纸”“东家”“手工客”“哇陶”“慢艺手工汇”等手工艺类移动应用雨后春笋般出现。用户打开手机应用,在购买手工艺品的同时,还能通过图片、视频了解匠人与这个行当背后的故事,品味手工艺人如何一针一线、一刀一刻地制作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新媒体对于提升垂直领域用户黏性具有重要作用,这样既保护了濒临失传的传统老手艺,也发掘了个性化、生活化、有历史感的年轻匠人作品,为作品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空间。”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东家”联合创始人赵普说。

  网络直播、手机APP、网络游戏……如今,传播技术、传播方式和受众获取信息的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形式已经成为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怎样巧妙借助新媒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赋能?如何以年轻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近网民、吸引网民、感染网民,带动非遗“活”起来?种种话题都成了人们思考的焦点。

  另外,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也是推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有效举措。“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媒体主题活动启动后,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来自近百家中央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以及部分文化领域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200多名编辑记者,将分赴贵州、山西、福建、湖北等省份,通过实地采访、亲身体验,深入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生动呈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体悟中华民族旺盛的文化创造力和生命力,通过不断融通多媒体资源在网上充分展现“非遗”之美。

  如今,“互联网+文化”已经进入文化建设的战略层面,也成了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互联网+非遗”无论从大背景、大前提和大趋势,还是从文化实践层面来看,都将大有可为。未来,伴随各项新政策落地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非遗必将在网络平台上扎下坚实根基、开出更加鲜艳花朵、结出更加丰硕果实。

关键词:十九大,非遗,传承责任编辑: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