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保定9月14日讯(记者 李艮春 孟捷 通讯员 程卫民 赵兰苹)15个美丽乡村成为乡村旅游新热点,野三坡景区由原来的520平方公里拓展到700平方公里,辐射带动的贫困村由33个增加到71个,带动贫困人口达到10494人。保定市涞水县精准实施“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思路,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将藏于“深闺”之中的旅游资源有效开发,依托旅游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80%以上贫困群众分布于山区,贫困发生率34.5%,10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一串串数字给地处太行山区的涞水县扣上了“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的“穷帽子”。
穷则思变。涞水县委、县政府在精准识别分析中发现,80%以上的贫困群众分布在山区五乡镇,而这些贫困乡村恰恰是山清水秀、极具旅游开发潜质的区域,完全具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脱贫的条件。为此,涞水立足旅游产业优势,把旅游扶贫作为带动山区彻底脱贫的核心任务,确立了“双带四起来”的旅游扶贫思路,即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利益连接起来,把文化和内生动力弘扬起来。
旅游产业带动一方乡民脱贫
三坡镇南峪村位于太行山脉脚下,四周青山秀丽,拒马河从村口流过,村内一幢幢独具特色的民宿与山水相映成画。记者步入村内,被一排分类垃圾桶吸引了目光。
村支书段春亭告诉记者,作为全省重点建设的美丽乡村,村内发展民宿产业得益于野三坡景区山青水绿的生态环境,环保必须放在第一位,为解决垃圾问题,不久前村里启动了垃圾分类管理。
段春亭说:“绿色发展得留住绿水青山,是绿水青山带来的旅游产业让村民奔上脱贫致富路,我们可不能给眼前的‘美图宝景’抹了黑。”
绿色发展理念的渗入、环保意识的提升,得益于旅游扶贫带给南峪村的改变。
2015年,南峪村成功拿下“三星分享村庄”项目。随后,该村注册了农宅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毗邻野三坡核心景区的优势,打造起高端民宿产业,流转村民闲置民宅15套,以高端民宿产生的示范效果,吸引村民跟进、效仿,从而产生拉动作用,并通过帮助村民制定规划、补贴建设、培训技能等方式,努力让南峪村变为具备日接待能力500人的乡村旅游度假村。
段春亭向记者介绍到,为了让村民们长期收益,村里引入了专业运营商整体运营农家院及集体项目,实行“三七分成,二五保底”。同时,运营商给群众约定保底收入,集体在合作社拥有10%的股份,从合作社每年度可分配盈余中,分取10%作为村庄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从而达到集体和个人双赢的效果。
“平常就是负责小院的卫生管理、游客接待,一个月能有2000多块的收入,以后村里发展好了,我们的日子会更红火。”60岁的贫困户蔡景兰谈起民俗小院管家的工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了解,目前南峪村虽然只有8套高端民宿,接待人数也有限,但仅8月份营业收入就达到了40万元,入住率高达90%。
段春亭称,单一的民宿产业不是长远之计,村里正谋划利用现有的耕地、林地、荒地等资源进行农副产品的种养殖及深加工,并引入人道救援训练基地、中韩民俗文化节等业态项目,将村庄打造成吃、住、娱、游、购多方位一体旅游目的地,从而将自然资源等转化为“资产”,提高附加值,产生更高的收益,不仅让村民脱贫,并实现致富。
旅游不仅改变了穷山沟的面貌,也让贫困群众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据了解,涞水县众多贫困群众依托野三坡景区,通过开办家庭旅馆,从事旅游经营、管理、服务等摆脱了贫困。2016年,涞水县32个村,旅游业带动4000多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
“2017年,我们会在原先抓好的9个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旅游扶贫工作力度,确保全县3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的1246户、2444人实现脱贫致富。”涞水县扶贫办主任闫益学坚定地说。
致富能手带领百姓开辟脱贫新路
山水相依,茶海飘香。在秋高气爽的映衬下,记者走进了三坡镇马各庄村满园茶香的山茶种植基地。
“这是1000亩的5年黄芩茶,那边山上是2000多亩的3年野生茶,这都是大山带给我们发家致富的宝贝。”基地负责人张立春向记者逐一介绍着基地内种植的茶叶品种。
45岁的张立春养过大车,依托野三坡鱼谷洞景区办过矿泉水厂,是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能手。2007年,张立春对村里荒山上盛产的黄芩动了心思。
“黄芩茶,又称“高山顶”和“黄金茶”,是药茶、可治百病。村子在野三坡景区,常年有大批游客,把黄芩茶转化为旅游产品,不仅弘扬了茶文化,还带动了村民们发家。”张立春向记者道出了依托旅游景区发展山茶产业的初衷。
经过多年的发展,张立春不仅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公司,山茶种植规模也发展到3000亩,经营模式由自产自销逐步发展为“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形成集约化、大面积商品化生产,年销售收入达300万元。基地所在地马各庄村,270户农户以土地形式入股,150人实现就业,山茶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村民们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每年3月开始,忙着锄地、掐尖、摞叶,一直到9月份,守家在地一年收入1万多元,还不误农时,在家门口就挣钱了。”村民隗友莲笑着说。
53岁基地管理员张利新告诉记者,他家在合作社流转土地10多亩,自己还在基地内打工,月工资3000元,一年算下来,年收入4万多元,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据了解,2017年,涞水县扶持2个乡镇4个村的采摘园和民宿项目,预计投入涉农整合资金1550万元,集中力量建设高端民宿和观光采摘园。
民宿带动乡民脱贫,山茶成为致富“黄金”,把旅游扶贫作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有效途径的涞水县,通过精准实施“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不仅丰富了旅游业态,让山村的资源“活”起来、要素“动”起来,构建起旅游业大格局,也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让旅游业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真正让贫困群众“富”起来。
闫益学说,下半年,依托国家、省“旅游扶贫试点县”政策,涞水将全面深化旅游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实施景区带村“七带”,即:以资产平台带村、以旅游规划带村、以旅游布局带村、以基础设施带村、以旅游业态带村、以旅游技能带村、以旅游营销带村和能人带户“四带”,即:法人带、回乡创业带、先富群体带、党员带的举措,打造旅游扶贫示范县,推动年底全县“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