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林场人 白了头发换来绿野满山川
长城网张家口9月7日讯(记者 郑世繁 冯永超)行进在张家口沿坝地区,可谓是绿野遍地,处处皆画,步步皆景。 塞北林场场长程文秀。记者 郑世繁 冯永超 摄
可谁会想到十八年前,这一带还是“一年一场风,从冬刮到春”的荒芜之地,然而,今天的沿坝高岗在塞北林场人的倾力呵护下,荒山秃岭变成茂密林海,也见证了一群勇于担当、苦干实干年青人十八年逐梦的轨迹。 这群人就是塞北林场人,18年,凝聚了他们的青春、智慧、汗水,凝结着他们对绿野的渴望、对这片热土的挚爱。 他们为圆绿色的梦,甚至不知自己是铁打的还是肉长的。 塞北林场林区。记者 郑世繁 冯永超 摄 塞北林场林区。记者 郑世繁 冯永超 摄
现年53岁的塞北林场赤城分场杨师傅把记者带上了海拔2211米的赤城冰山梁景区,他激动地说,2000年春节一过,就来到这个造林区,当时白天气温在零下20℃,晚上到零下30℃,山顶上高寒缺氧,大风肆虐,啃窝头、喝冷水、住马架、睡窝棚,一呆就是半个月;每逢“五一”、“中秋”、“国庆”又是造林的黄金季节,为抢时间、争进度、抓质量,他们放弃与家人的团聚,摸爬滚打在山上,风吹雨淋在工地。在大山深处造林,腿就像灌了铅一样,不负重还气喘吁吁,但常常是每人肩扛手提30多个容器苗,负重六七十斤,爬坡上梁,每天往返十多公里,就是靠这种原始的劳作方式,硬是把一株株容器苗运到了人迹罕至的造林地块。他们开的路又成为风电施工路、旅游景区路,现在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各种树木应有尽有,野生草药就有上百种,飞禽走兽也时常出现,成为旅游胜地;像这样的景区还有老掌沟、冰山梁……
塞北林场林区。记者 郑世繁 冯永超 摄
塞北林场林区。记者 郑世繁 冯永超 摄
他们付出就是要见绿,他们探索了坝上种树科学方法 8月27日,一场大雨整下了10多小时,好多人认为第二天路太泥,不能植树。可第二天,赤城分场场长王海江5点就起床,并带领技术人员赶往40公里外的马营乡三里墩村,和施工队一道挨村拉着村民进山植树,他认为,这场雨是及时雨,再泥泞也得抢时种,从早上5点40分到6点30分,40多个村民就聚集在长梁沟村的集合点,汽车只能开到山脚下,当汽车陷入泥坑时,大家一起推车;卸完苗后,用骡车拉苗到半山腰,再用骡运苗到山顶,各自有分工,热火朝天干起来,一干就是10多小时。 塞北林场林区。记者 郑世繁 冯永超 摄 塞北林场林区。记者 郑世繁 冯永超 摄 王海江介绍说:“造林是一门科学,这么多年来,我们摸索出雨前整地、集水整地、看天植树、多季造林、适地适树的模式。春季,利用3至5月份干旱少雨、温差较大的特点,推行水平沟整地和大鱼鳞坑+水平沟相结合的汇聚径流的整地方式,提高地温、活化土壤、蓄积雨水,夯实基础。在雨热同期的7—9月份,抓住一两次有效降雨,立即组织力量运苗上山,集中栽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同时,还大面积推广容器苗培育、冷藏杨树条造林、生根粉、保水剂、植物蒸腾抑制剂、趋避剂等新技术新产品,不仅提高了造林质量还延长了造林时间,还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技术难关,创造出就墒造林、冷藏杨树插条造林、半隐藏式草方格治沙技术、三水造林技术。2012年,我们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防沙治沙评比活动,荣获第二名;科技兴林模式得到国家林业局的肯定,并在西部干旱地区推广。” 他们为了全市的绿色崛起,主动请缨让山川都见绿 塞北林场从1999年开始,承担了京津风沙源“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工程项目,工程是分三期进行的,到2013年竣工,他们仅用了包括中央财政投资、省级补助资金3.2265亿元,就打造出森林资源价值已达400亿元以上的10个十万亩精品林区,在方圆约1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种植了近2亿株乔灌结合、多层次、立体式的绿化带,阻挡风沙,涵养水源,筑起首都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 塞北林场林区。记者 郑世繁 冯永超 摄 塞北林场林区。记者 郑世繁 冯永超 摄 大功告成,塞北林场人没有止步,他们主动请缨,一任接着一任干,誓让坝上五大风沙口成为绿色生态屏障,让张家口山川见绿。从2014年起,他们在补植原有林区基础上,又在无法植树的山地阳坡开始种树、在石头山梁上开始种树;投身到地处山地和丘陵地带的G6高速公路迎宾廊道二期工程的绿化建设中,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精神,克服地形复杂、缺水少土、天寒地冻植大树的重重困难,技术人员坚守在工程第一线,使用了高科技含量的利于树木成活的菌根剂和稀土肥技术,新打机井20眼,铺设管道144千米,解决了反季节栽树成活率低的问题,完成各种树栽植物100多万株,按时保质地完成了绿化任务,市政府对工程建设给予了“质量高、速度快、效果好”的高度评价,还获省申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为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做出突出贡献”荣誉称号;在官厅大桥两侧建设了2300亩林苗一体化产业园,目前已经初见成效;还承揽了张家口市城市生态绿核八角台景观提升工程造林绿化、张家口市迎宾廊道绿化二期和三期、张北和沽源退化林分改造、尚义通道绿化、康保百万亩生态屏障等14处大型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为完成2017-2025年人工造林90万亩的重任,将大力推广现有优良苗木,积极引进其他优良树种,特别是引进国内外抗旱、抗寒、耐瘠薄、防护效益好、经济价值高的优良品种;在技术应用上,重点推广能够促进根系生长ABT生根粉、高效吸水剂、容器育苗、地膜覆盖等造林技术,同时,根据项目建设和生产需要开展科研活动,解决造林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完成2017-2025年封山育林40万亩的任务,坚持“以封为主、封育结合”的原则,利用树种的天然下种和自然更新能力,采取划界封禁,严禁樵采、放牧、无证野外用火等现象发生,以达到恢复森林植被、提高灌草覆盖度,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为了改善林木生长环境,调整林分密度,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加快培育森林资源,努力增加森林碳汇能力……”塞北林场场长程文秀充满信心地说。 |
关键词:塞北林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