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 弘扬塞罕坝精神 绿色发展看河北】秦皇岛:让每一条河流都“水清、河畅、岸绿、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绿色发展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重要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而,每座城市都应把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就秦皇岛来说,这座城市因生态而兴、因生态而闻名,绿色就是秦皇岛的底色,生态就是秦皇岛的特质,也是秦皇岛的立市之本。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全市对生态重要性的认识、对破坏生态危害性的认识,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我们要努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放大生态优势,努力建设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标兵城市,端生态饭碗,走绿色发展道路,奋力实现跨越发展。 ——秦皇岛市委书记孟祥伟 长城网秦皇岛9月2日讯(记者 祖迪)秦皇岛境内河流众多,大大小小的河流哺育着人们的生活,也让全市面对着最严苛的河流治理考验。 为根治农业面源污染、市区雨污同流等日益突出的河流污染问题,秦皇岛建立了最严格的“河长制”,将市内17条入海河流进行分片分段管理,市领导带头垂范,全员深入一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找准问题解决方法,“通过截污染、畅河道、造水面、添景观等综合措施,着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的河流水系”,当人们再次回望,曾经疮痍的河流正发生着改变——河水更清澈、河岸更碧绿。 水清山绿饮马河。李凯萌 摄
治污饮马河,让卢龙县有了“绿肾” 发源于秦皇岛市卢龙县的饮马河,近年来,因上游存在众多甘薯加工企业,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为确保饮马河水质达标,卢龙县认真落实河长制工作机制,采取垃圾清理、生态修复、畜禽养殖场搬迁等措施,统筹推进饮马河的水环境治理,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亲自踏查管辖范围内河道,对河道两侧污染源、直排口、垃圾清理、排污口封堵工作摸清底数,严格控制河道周围生活、生产污水的排放,对各污水排水口进行全面封堵和监管;重点开展对生活、建筑垃圾和违章建筑的拆除处理工作。 红马河位于卢龙县双望镇红花峪村,全长700余米,穿村而过,是饮马河的源头之一。近年来,由于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原因,红马河污染严重,变成了一条“臭水沟”,严重影响了村庄环境、村民生活,更直接影响着饮马河水质。为给村民打造一个舒心环境,确保红马河水质达标,村“两委”积极动员村民,对河道垃圾进行了清理,发动村民对河道两侧厕所和养殖场进行了拆除,镇党委政府出动机械设备,投入人力物力,对河道进行了清淤和护砌,清除淤泥2000余立方米,护砌1400延长米,并加强了后期管护,河水水质得到了根本改善。同时,在卢龙县水务局的帮助下,村“两委”又对河道两侧进了绿化、美化,打造了一条沿河绿色景观带。架设围栏、栽植藤本植物,因地制宜,宜花则花、宜绿则绿,栽植树木1600棵,绿化节点2700平方米,打造了凉亭2个、400平方米的小花园1个。 “以前村里环境差,河水臭气难闻,晚上都不敢开窗户睡觉,现在村里环境美了,空气变得清新了,晚饭后能沿河散散步、在花园凉亭乘凉唠嗑了,这是给我们老百姓做的真正实事。”村民张华说。 饮马河支流清淤。赵兴家 供图 建设王深港污水处理厂。赵兴家 供图 截至目前,卢龙已完成饮马河主支流河道清淤85公里,共清淤150万立方米。栽花种草,绿化河岸,并加大生态补水力度,栽植水草涵养湿地,提高河水自净能力。同时,取缔沿岸50米内的养殖场。占地100亩的饮马河王深港污水处理厂在8月底试运行,设计日处理能力5万吨,完全可满足饮马河污水的处理需求。目前,饮马河水质趋向稳定达标。 饮马河治理已见成效。李凯萌 摄
沿岸综合整治,还戴河碧水清流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牛头崖管区小米河头村,紧挨着戴河上游北岸。 7月5日,村党支部书记高俊平来到戴河生态园的河边,这段戴河水面最宽处达到300多米,两岸柳绿花红,碧波中鱼群游弋。作为戴河的村级河长,他每天要绕着河岸两侧走2.4公里巡查,这2.4公里,就是小米河头村的辖区,“现在,我们村已经融进这个大公园了。” 戴河生态园内花红柳绿。祖迪 摄
去年,这个村子、这条河还完全没有现在的模样。 高俊平指指村子的方向,10多年前,村里开始搞养殖,全村的养殖场有40个,“那时候,粪便、垃圾都往河边堆,闻着臭味就看到我们村了。” 如今,通过对戴河及两岸环境治理,不到一年时间,小米河头村所有养殖场、蔬菜大棚和堆积的垃圾已经全部拆除、清理。 美丽的戴河生态园。李凯萌 摄
为了生态环境,拆除带来经济效益的养殖场,不是件容易事。为了做通村民工作,当年响应号召第一个建起养猪场的高俊平,又带头第一个拆了自己的场子。“戴河的市级河长是咱孟祥伟书记,他来过很多次了,当面嘱咐我,一定要有改善环境的意识和决心,给村民带好头,这里边的道理,我懂!” 现在,这片戴河已不再是那条臭水河,成为风景秀美公园的一部分,有投资方看好整体环境,要在这里建项目,村民们不但收获了好环境,还获得了经济效益。 完备的“河长制”,促进流域绿色发展 高俊平只是秦皇岛一千多名河长中的一员,秦皇岛的河,从主流到分流,枝枝蔓蔓,都有人监管。34名市级河长、113名县级河长、1463名乡级村级河长,编组分包境内17条入海河流,形成了全流域管理体系。 去年年初开始,秦皇岛市委书记孟祥伟、市长张瑞书带头从分包的戴河、洋河入海口沿河道上溯踏查,了解河道生态建设、沿岸产业布局以及污染物治理等情况。从此,对河流实地踏查,成为四级河长及各级水务、环保部门负责人的必修课。 通过踏察发现问题后,全市开展达标排放专项整治活动,取缔拆除涉水重污染企业115家,关停违法涉水企业106家,停产限产涉水企业51家,涉水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到100%;临河养殖场专项整治活动中,关停、整改临河养殖场2317家;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活动中,封堵、整治各类入河排污口1764处;为扩大河道水面面积,市区在大马坊河、小马坊河、新开河、沙河等河道内建橡胶坝,进行河道蓄水、防洪排涝;同时,加强景观建设,打造戴河生态园等城市河道靓丽景观。 在‘河长制’的推动下,河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16年,全市被考核的河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同比提高30%,8条主要河流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同比提升13.8%。旅游旺季,北戴河12个海水浴场水质优良,93.8%的水质符合一类水质标准。 如今,人们已经渐渐感受到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善。前不久,不少市民发现,汤河河面长出了大片许久不曾出现的荇菜,珍稀的赤麻鸭也来安了家。秦皇岛市水务局副局长孙志强说,这是由于上游水体治污工作加强,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结果,“咱家乡到处是碧水清流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
关键词:绿色发展,河流治理,生态,秦皇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