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时评】山高人为峰
走进塞罕坝,仿佛到了一个清凉的绿色世界。 可这里,在清代是闻名遐迩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开围放垦,森林植被被逐渐破坏。在新中国成立前曾遭遇火灾,呈现出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景象。 然而,就是在这里,有一支林业建设队伍,他们用青春、用汗水、用血肉之躯,迎着各种困难,同大自然搏斗,将荒漠变为绿洲。今天的这里,林海绿原、水草丰茂,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乐园。 为什么?因为山高人为峰。 塞罕坝人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一支牢记使命之歌。1962年秋天,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从全国18个省(市)集结上坝,肩负着“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使命,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大幕。因生活条件恶劣,这批人去世时的平均年龄只有52岁。19岁在护林路上被暴风雪冻僵,不得不双腿截肢的大学生孟继芝;组织一声召唤就退掉原国家林业部家属院的房子来到塞罕坝,在创业过程中受伤,一生与拐杖为伴,写出中国第一部高寒沙地造林专著的北京大学林学院毕业生张启恩……为了这片魂牵梦萦的林海,他们透支的不仅仅是青春,还有许多的亲情。他们是儿子,父亲临终,竟不能看上最后一眼;他们是丈夫,妻子怀孕,竟不能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他们是父亲,女儿生病,竟不能伸手摸摸孩子的额头;他们新婚蜜月,也未能度假;除夕,他们依然坚守在望火楼上瞭望,在森林中巡察……他们是绿色信念的追求者,使命至上,像一棵棵寻着阳光生长的树。举一颗颗赤子之心,苦也如歌、累也如歌、哭也如歌、笑也如歌——壮烈如歌。塞罕坝这些播种绿的人把自己的根须深扎在大地里,紧贴着母亲的脉动,忠诚地用心的嗓音向母亲表达情愫。他们从不说自己的困难和痛苦,绿的枝叶永远摇曳着纯真和明朗,歌唱生活,歌唱母亲,歌唱美的一切。 塞罕坝人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一首艰苦创业之诗。“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地栽上树,看你变不变。”对于茫茫荒原上的塞罕坝人,奋战之苦不止是顺口溜说的这般简单,他们要面对年均气温在零下1.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3.3摄氏度、积雪7个月、无霜期仅64天的自然环境,面对只有8%的成活率,罕见的雨凇灾害,塞罕坝人没有停止治荒止漠的脚步,而是如同迎风傲立、不畏严寒的干枝梅,遇严寒而愈发坚韧不屈,遇挫而弥坚不馁。环境越恶劣,条件越艰苦,越能彰显顽强的斗志和旺盛的生命力。他们总结经验教训,用自己培育的苗木,用经过改进的植苗造林,更有力地举起了改善生态环境的大旗,宣告了在高寒、高海拔地域国内首次用机械栽植针叶树实验的成功。55年间,他们默默忍受着寒风冰雪的洗礼,坚守在塞外高原之上,一如坝上松树般坚忍不拔,为塞罕坝绿色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用三代人的青春代价,铸就了今天塞罕坝绿色的丰碑。活着,是一首风姿绰约的诗;干了,是一个恬淡如诗的梦。 塞罕坝人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一幅绿色发展之画。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第一代造林人,用坚毅、奉献和生命勾勒出了轮廓;前仆后继、披荆斩棘的第二代人用勇毅、无私和变革打下了底色;青春洋溢、无惧无畏的第三代人用果敢、务实和创新绘就了画卷。展开画卷,王尚海、坝上六女,曹国刚……一个个名字融于坚硬的松针,环绕于苍莽的林海,岁月积淀,沉潜下的是塞罕坝的灵魂。这灵魂源于几代人精卫填海的坚持、自我价值的追求、胸怀国家的担当;源于千万株树立地生根的顽强、联手抗沙的团结、叶茂枝繁的希望。塞罕坝人的初始使命,就是改变恶劣的自然条件,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风沙危害构筑生态屏障。他们挥锹抡镐,洒落汗水,把坚实夯在土地,把柔软凝于嫩绿,一干就是一辈子和儿孙的一辈子,无异于当年秦民舍生忘死,以血肉之躯在悬崖峭壁、崇山削峰修筑万里长城。今天,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已经成为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体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5万吨……塞罕坝的森林,曾被风沙与愚昧、残暴而扼杀,而今又傲然挺立于塞北。这持久激奋的旋律,仿佛在高声宣告一个真理,那就是自然规律的力量、人的力量、绿的力量。 塞罕坝,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塞罕坝人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甚至献出生命,营造了这颗绿色明珠。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边建军) |
关键词:塞罕坝,生态,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