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围场:弘扬塞罕坝精神 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来源: 作者:杨金文 宁利勇 2017-08-20 11:57:4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马铃薯基地使用喷灌圈设备进行浇灌。宁利勇 摄
城子镇八顷村农户清理苗木间的杂草。宁利勇 摄
  长城网8月18日讯(记者 杨金文 通讯员 宁利勇)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同时对塞罕坝务林人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进行集中报道,在承德市围场县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要学习好、践行好“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牢记自身肩负的神圣使命,不畏困难,无私奉献,积极作为,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攻坚克难,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塞罕坝精神是围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泉。”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众民说,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都在不断挖掘拓展、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实现了对内凝聚人、鼓舞人,对外感染人、吸引人,有效激发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科学指引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在围场的生动实践。
  围场干部群众数十年如一日,通过投工投劳、捐粮捐菜、抢险救灾等方式,无私支持着塞罕坝建设,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植树造林热潮,累计为塞罕坝建设投入劳动总工日6000万个以上。
  兰旗卡伦乡烧锅村老党支部书记石景山20多年的时间里,带领村民植树造林21000亩,让荒山披上了绿装,森林覆盖率达到81%。
  “当年我们植树吃窝头、吃荞麦皮,喝溜锅水,和塞罕坝务林人的艰苦程度差不多。”石景山说,我们将继续弘扬塞罕坝精神,在绿化荒山的同时,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发展旅游,拓展林业经济,让家乡的山变成绿树成荫的聚宝盆。
四道沟乡农户将丰收的西红柿分类装箱,进行销售。宁利勇 摄
马铃薯培育温室大棚内栽培的马铃薯。宁利勇 摄
半截塔镇农户在玫瑰花基地采摘玫瑰花。宁利勇 摄
  多年来,围场相继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中德合作造林等生态建设项目,为京津筑起了一道生态屏障。特别是2000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造林359.7万亩,有林面积由423万亩增加到78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43.6%提高到58.8%。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7天,全县严重沙化土地面积减少35万亩,年降水量增加30毫米,每年可为潘家口水库蓄水2亿多立方米,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水源涵养地。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甄毓敏说:“全县上下将以塞罕坝精神为动力,全面开展‘党旗红,产业强,乡风美,共同富’为主题的脱贫攻坚行动,找准发展优势与脱贫攻坚的最佳结合点,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势引领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围场整合涉农资金2.2亿元,相继实施了“功能农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光伏电站+扶贫”“结构调整+扶贫”“龙头企业+扶贫”等富民增收项目。目前,发展富硒功能农业基地4万亩,打造旅游专业村20个、特色小镇6个,建成村级光伏电站22个,调整种植面积10.3万亩,扶优壮大富龙、天原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1家,实现了富民增收产业对贫困人口的全覆盖。
    “在发展林业产业的同时,我们突出发展森林旅游、园林苗木、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五区、两环、八大基地’发展格局。”围场满族蒙古族县林业局局长谭赋说,我们将弘扬塞罕坝精神,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增绿、护绿,在全县形成保护、建设、发展生态的浓厚氛围。
  围场重点实施入股分成、土地流转、林权流转三种生态扶贫模式,携手贫困群众向荒山荒坡要效益,促进农户增收致富。
  “我家有6亩地,原来受苦受累一年下来,收入4000元左右。现在我把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啥都不用干,就能收入3120元,然后我外出打工,一年收入2万元。”围场半截塔镇西顺井村村民张志臣说。
  西顺井村党支部书记郑印牵头成立了瑰丽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依托合作社,探索建立“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以土地经营权流转“获租金”,将扶贫资金入股企业“变股金”,就地打工“挣薪金”,盘活土地等资源入股合作社“分现金”,实现“一地生四金”。
  围场按照“六个精准”“六个一批”脱贫工作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确保年内实现3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6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农户采摘万寿菊。宁利勇 摄

马铃薯花海。宁利勇 摄

关键词:塞罕坝,围场

责任编辑:陈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