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心中的塞罕坝]在塞罕坝我与中央级媒体零距离接触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杨金文 赵少聪 2017-08-13 09:41:4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记者团深入林场采访。资料图

  长城网承德8月12日讯(记者 杨金文 赵少聪)细流涓涓,深潭默默,由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涵养出的滦河源头景区游人如织;湖泊遍地,金莲盛开,被郁郁葱葱的落叶松环绕的七星湖景区令人流连忘返……

  翻开8月4日的《人民日报》,一个名字引人注目:塞罕坝。

  头版头条“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绿色生活”栏目,刊登9700余字的长篇通讯《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林海苍翠连绵,松树咬定青山,绿草如茵铺展,野花芬芳斗艳……盛夏酷暑时节,人民日报记者和新华社、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3家中央媒体和5家地方媒体的89人来到塞罕坝林场采访……

  这是一个阵容强大的采访团,这是一次深入扎实的全方位走基层采访……

  在马不停蹄采访中,来自不同媒体的记者穿林海、走湿地,聆听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创业故事,感受着三代人历时55年创造的生态传奇。

  随着媒体对“塞罕坝”的密集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塞罕坝人和塞罕坝精神,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身临其境感受着塞罕坝的生态之美,惊奇于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的宏阔,惊叹着一代一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的精神。短短几天,每一位采访者都觉得自己已经与塞罕坝融为一体。“一次塞罕坝行,一生塞罕坝情。”新华社国内部经济采访室副主任赵超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现代快报派出了八人采访团队,是地方媒体中人数最多的。“在塞罕坝这样一个充满很多人工奇迹的地方,实际上背后是蕴含着三代人为了生态修复、为了生态保护而付出的努力。所以我们对这一次的采访还是抱着十二分的敬意,同时也是抱着万分期待来的”,现代快报副总编辑郑春平说。

记者团实地采访了解防火指挥中心。资料图

  新闻工作者“无冕之王”光环的背后存在着不为人知的艰辛。我们是记者,我们在现场,我们由衷地自豪……

  随中央新闻媒体采访团进行采访,开始真正走近他们,走进他们的故事。触动和震撼,是我们最强的感受,而这次采访对人的心灵洗礼和影响,将伴随一生。

  集中采访四、五天的时间内,记者们深入各个分场营林区,林场苗圃,攻坚造林示范区、滦河源头湿地、四道沟营林区、塞罕坝总厂防火指挥中心、千层板林场苗圃等地,用手中的纸笔和相机记录下塞罕坝上的那些人、那些事和那些美丽的风景;用新闻人的敏锐视角挖掘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内涵意义,诠释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和新发展理念。

  老一代塞罕坝人55年前开始创业,在塞上高原创造百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令人震撼。而五年来新一代塞罕坝人在石质阳坡上攻坚造林开始的第二次创业同样深深打动了记者们。

  记者团在石质阳坡樟子松容器苗示范区集体采访时意外发现了一窝小鸟,小鸟窝离林间公路仅几米远,有的记者还拍照片发了朋友圈。

记者团深入林场采访。资料图

  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优美的风光,良好的生态,凉爽的气候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的场所。

  这一点,也让记者团中唯一的外籍记者中国日报的方丹(中文名)感叹不已。他说:“我认为这是人与自然和谐非常好的例子,现在不只人向大自然索取,而且是我们从沙漠手中抢回这片地来变回森林,我觉得这是为世界其他有大片沙漠的国家,都做出一个非常好的示范”。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记者、解说姚宇军,拿着话筒采访一个又一个务林人。他们一直奔波在路上……白天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地跑采访;晚上盯着电脑,挂着黑眼圈熬夜写稿。

  因天气炎热,记者们一边采访一边擦汗……

记者团实地采访苗圃育苗情况。资料图

  “天气很热,因出汗多不停的喝水。”姚宇军说,这是一次难得的采访活动,也是一次学习机会,大家都很努力。

  记者看到,姚宇军后背的衣服全部湿透,但他依然站在太阳底下采访,他希望把一些亮点记录下来。正如姚宇军一样,尽管天气很热,但记者们一直奔波在采访路上。

  他们跟游客们一样,提前在各个观测点“驻扎”,摄影记者寻找最佳拍摄位置架好机器设备,文字记者则早早展开了采访,时不时又有游客被叫住:“你好,我是某某报社的记者……”

  为了给读者、观众第一时间提供塞罕坝范例的最新资讯,媒体记者们多路“出击”,四处奔波。

  感觉摄影的记者真是很辛苦,左拍右拍,还要找角度,有时还要双膝跪在地上。摄影的大包包很沉,还从山下背到了山顶。文字记者和采访对象谈得很融洽,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问。小小的本子上,满满登登地记下来那么多的东西。

记者团实地采访苗圃育苗情况。资料图

  塞罕坝精神已在走访与思考中注入每位记者的血液和灵魂。行程紧凑,白天奔波于采访,夜晚熬夜听录音写稿件,作为一个媒体人,记者们唯有用手中的笔去抒写那壮怀激烈的青春,无论是老一代务林人的青春,还是新时代务林人的青春,他们一样充满激情、充满梦想、充满舍我其谁的奋进力量。

  这次采访也让我们深刻领悟到脚底板出新闻的真理,从而对新闻事件的思考、写法、文字都能带有泥土的芳香。

  新闻,是有生命的;而每一个新闻人物、新闻事件乃至新闻发生地,也都有各自的体温。

  经济日报农村新闻部黄俊毅说:“经过几十年人工造林建设,现在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100多万亩,非常震撼,特别震撼,特别是昨天到了一个制高点——亮兵台,放眼四望林海一片,确实是震撼的”,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副主任武卫政也深有同感。

边采访边直播。资料图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一代代新闻工作者不变的追求。这样的责任与使命,注定了新闻工作者辛苦并快乐,付出并收获。

  他们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捕捉鲜活新闻、挖掘事件真相。他们用公正的视角,深邃的思考,客观的笔触,弘扬塞罕坝精神,描绘时代脉搏……

  作为新闻队伍中最普通的一员,让我们感到庆幸和自豪的是,在记者生涯中,我们一直在基层、在群众身边,在最接近真实的地方,个中辛劳和值得铭记的点点滴滴,一直烙印在脑海深处,难以忘却。

  在马不停蹄的采访中,来自不同媒体的记者采访团一行来到滦河源头湿地,实地采访林场涵养水源情况。

记者团实地采访。资料图

  在驹子沟,林场林业科工作人员正在向记者讲解石质阳坡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技术。

  在塞罕坝防火指挥中心,记者实地了解了卫星监测、红外线雷达探火系统、视频监测系统等情况。

  在四道沟营林区采访已有42年工龄的老巡山员李峰。

  记者手持直播平台爬上山坡,只为更加近距离拍摄报道石质阳坡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技术。

  在塞罕坝千层板林场苗圃,记者们亲身体验种植樟子松。

  55年前,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创业大军集结坝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在沙漠里播种、在石头缝儿里栽绿,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像钉钉子一样,钉出百万亩林海,用汗血、用青春、甚至用生命在荒僻的高原上写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关键词:塞罕坝精神,媒体,林场.

责任编辑:韩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