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精神大家谈]塞罕坝人的倔强和“抠劲”最动人
塞罕坝是中国造林史上的奇迹。三代人,55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了百万亩人工林海,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这是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连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字号媒体,纷纷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不惜笔墨地报道塞罕坝,这是对塞罕坝人造林不止的肯定,是对塞罕坝精神的大力弘扬,是对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颂扬。 通读关于塞罕坝的报道,每个人都有被感动和震撼的理由,而我感触最深的是塞罕坝人的倔强和“抠劲”。首先说倔强。上世纪60年代,塞罕坝地区的气候极其恶劣,年平均气温零下1.3摄氏度,无霜期不到两个月,降水量只有400余毫米,这样的环境下种树之难,难于上青天。现实就是一盆兜头冷水,辛辛苦苦干了两年种下6400亩落叶松,结果成活率还不到8%。这样惨不忍睹的现实,任谁都会心灰意冷,可是塞罕坝人却不服输。找原因、想对策,自己育苗、精心管护,正是因为倔强的劲头,正是因为重头再来的勇气,才有了马蹄坑大会战的胜利,也才有了今天112万亩的人工林海。每一次遭遇挫折和困难,塞罕坝人都用他们不服输的倔强证明,再难,树,都能一棵棵种出来;再难,绿色奇迹,都能一步步干出来。这股子倔强让人叹服! 能够种出百万亩林海的人,也应该有着像林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如果说塞罕坝人大方,很多人一定会认同,因为只要不是在防火期,周围村民都可以进山采集野菜、蘑菇、药材等林下作物,一年可以让一个家庭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可是如果说塞罕坝人“抠”,很多人恐怕就难以理解了。不过,塞罕坝人还真有“抠”的时候。塞罕坝地区有优良的风电资源,但是在引进风电项目的时候,林场明确只能利用边界地带、石质荒山和防火阻隔带,坚决不能占用林地,不采伐林木。按照规划,塞罕坝可以承受100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可是每年他们只接待50万人次,对于超过限额的就拒之门外,因为林场要控制开发区域、控制占林面积。 从这样的两件小事,的确可以看到塞罕坝人的“抠劲”。可是在林场用地上的“抠”,恰恰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是立足于长远的正确生态观。如果塞罕坝人不“抠”,任由游客突破承载量,任由风电项目占用林地,那么塞罕坝会迎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塞罕坝人会实现成倍的增收,但是这样却可能走上竭泽而渔、寅吃卯粮的发展之路,这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只要是影响到树,只要是影响到“绿”,即便眼前有大钱也不挣,塞罕坝人这种“傻傻的抠劲”,其实是对维护生态的清醒认识。如此“抠劲”让人服气! 塞罕坝是一个绿色的奇迹。这个奇迹不只是几代人在原本的不毛之地上种出了“绿海”,更是因为他们在清醒地守护着这片“绿海”,让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成为永不消失的乡愁。(高永维) |
关键词:塞罕坝,绿色,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