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心中的塞罕坝]赛罕坝的人是卫士,也是勇士
——访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凡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高琳哲 2017-08-12 11:17:2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凡稿件截图。 

  长城网8月11日讯(记者 高琳哲)2017年7月,中国经济网的记者李凡第一次“遇见”塞罕坝。

  “之前一直有朋友陆陆续续去玩过,回来都说景色很美、空气很好。”李凡告诉记者,塞罕坝原本是他的“计划”,一直以来还未实现,没想到的是,第一次去竟会是因为工作。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树林与风力发电。中国经济网 李凡 摄 

  “感触最深的,是塞罕坝人一代又一代传承的开拓精神。”短短6天的采访,让李凡感受了林场发展的速度,从“一棵松”到“一片海”,一代又一代的赛罕坝人克服重重困难,他们就像塞罕坝的树木一样,虽然环境恶劣,却都坚定地扎下了自己的根。“他们是战士,也是勇士。”李凡如是说。

  采访过程中,李凡着重采访了“林场的中生代技术派”——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林业科副科长常伟强。李凡告诉记者,一个小时的采访里,他们始终围绕森林经营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话题展开。常伟强说:“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使塞罕坝的森林面积越来越大,森林质量不断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能够为国家生态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撑。”

  李凡在稿件中写道:“常伟强在采访中一直强调,深呼吸也是一种资源。希望塞罕坝越来越美。”“而这,也正是我想说的。”李凡告诉记者,“秋天的塞罕坝更有味道,不管是工作还是旅行,我都会再访塞罕坝,相信更多的美等待我们的传播。”

游客在七星湖景区拍摄日出。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凡 摄 

  此次塞罕坝之行,李凡用镜头语言记录下了赛罕坝之美。之于景,他着迷于七星湖湖畔飘渺的雾气,沉醉于天空显现的淡紫红色;之于人,他在“一棵树”前问自己,他是否也会有同样的启示和信念去坚持建造“一片海”。“真的是让人肃然起敬!”

  在采访的过程中,李凡无意中发现了一窝刚出生的小鸟,他便纪录了小鸟张开嘴等待母亲喂食的画面。“我想这就是这片林场的生机和未来。”

关键词:塞罕坝,中国经济网,记者

责任编辑:陈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