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将改革进行到底之河北实践:经济在改革中阔步前行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胡晓梅 2017-08-11 23:42:2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河钢集团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资料图片

  长城网8月11日讯(记者 胡晓梅)“今年上半年压减退出炼钢产能1572万吨、炼铁1408万吨,全部取缔‘地条钢’;省级审批事项由2012年1495项减少为474项;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市场主体46.9万户、日均增长2591户……”这一组组数据,印证着河北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河北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锐意改革创新,强化责任担当,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强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河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坚决去产能  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提升

  “去产能,特别是去钢铁产能,是河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硬骨头,也是河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关键之策。”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张家口时,亲自为河北发展问诊把脉,给予了河北最及时、最有力、最直接的指导。

  6月17日,“河北省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网络竞价会”在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开始。这是国内首次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展煤炭去产能置换指标交易。河北省发改委副巡视员高俊钊介绍,河北是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目标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2016-2020年五年间,安排关闭退出煤矿数量比重高达62%,产能压减比重达到42%。此次率先利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以公开竞价方式开展煤炭去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先行先试,是推动市场化去产能的开创性尝试,交易方式在全国属首创。

  武安,面积仅有1800平方公里,却有16家民营钢铁企业,钢铁去产能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今年,河北省需要压减钢铁产能3186万吨,约15%的压减任务,需要由武安来承担。从去年开始,武安创造性地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县级产能交易平台,用市场的手段去倒逼企业去产能。简单来说,就是要“让不拆炉子的出钱、拆炉子的得到补偿”,各企业之间形成了“去产能共同体”。日前,武安市发改局局长孟天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武安市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实施方案尘埃落定。压减钢铁产能指标交易互助金的标准是每万吨铁、钢各200万元。这一数字,比去年提高了一倍。

  河北把钢铁煤炭去产能作为河北的标志性战役。把算近账和算远账相结合,破和立相结合,去产能和安置职工、处理债务及防范风险相结合,大力实施”6643”工程,严格落实环保、能耗、水耗、质量等6类严于国家的地方标准,倒逼过剩产能退出。

  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河北省去产能工作稳步推进。2013年至2016年,全省累计压减炼钢产能4438万吨、炼铁产能4376万吨,累计削减煤炭消费量3400万吨。2017年保定市钢铁产能将全部退出。到2020年,廊坊、张家口也将成为“无钢市”。

坐落于廊坊市润泽国际信息港的京津冀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资料图片

  培育新动能   新产业新技术,推动绿色崛起

  只破不立,新动能成长不起来,结构优化升级任务就无法完成。

  “要培育新产业新产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为河北省指明了发展方向。

  今年5月18日,京津冀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在廊坊建成投用。这座投资15亿元的应用中心,将积极打造成为京津冀大数据应用与服务最具竞争力的承载平台。京津冀大数据感知体验中心、润泽科技总经理王克然说:“当前,以‘大智移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最强的技术创新领域,也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支撑。”

  今年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大智移云”的指导意见》,确定河北将重点实施五大信息化工程。其中,大数据示范工程,重点建设京津冀国家级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千亿级大数据产业集群。包括重点推进张北、廊坊、承德、秦皇岛、石家庄等5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廊坊京津冀大数据总部基地、张家口数据存储基地;建设张家口新能源、廊坊物流金融、承德旅游、秦皇岛健康、石家庄大数据应用等5个京津冀大数据应用示范区等。

   不久前,北京首条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S1线开始开通运营前的联调联试,其中使用的“玲龙号”磁浮列车,由中车唐山公司研制,这已经是国产第四代产品。磁浮列车采用抱轨运行模式,车、轨、梁一体,车身紧扣轨道,不会发生脱轨和翻车事故。据了解,近年来,中车唐山公司的产品已经先后出口到土耳其、阿根廷等20多个国家。

  近年来,河北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第十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等大规模、高规格国际性会议在河北省举办,搭建起了河北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平台。目前,全省已有189家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31个国家进行了投资,并涌现出了河钢塞尔维亚钢铁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

  近两年来,河北省将旅游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引擎,不断加快发展步伐,河北旅游产业正迎来革命性变化。不光是旅游产业,借助冬奥商机日益发展的“冰雪经济”和体育产业,以及现代物流业,也正在成为河北经济版图上异军突起的新势力。2017年上半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形势数据显示,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速度比第二产业快5.9个百分点;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0.6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5%,高于投资需求13.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明显,服务业、装备制造业、消费需求对上半年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

衡水市行政审批局审批大厅,工作人员(左)正在热情接待办事群众。资料图片

    优化营商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释放市场活力

  无论是去产能还是调结构,都离不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近年来,河北省更加紧跟中央改革步伐,坚决抓好中央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优化营商环境,始终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一牛鼻子,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7月28日,石家庄市赞皇县康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次柳静领到了赞皇县首张电子营业执照。“以前办理营业执照,遇到人多的时候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还要填写许多表格,有时甚至要跑几次,既耗时间又费精力。现在好了,实行了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我在家里用手机上网,提出申请,只来一次就能拿到营业执照,真是既方便又快捷。”

  据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的优化营商环境专题汇报会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河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不断加大这一“刀刃向内”的改革力度,省级行政许可事项由2012年的1495项减少为目前的490项,削减率达到67.2%。河北省商务厅原有21项行政许可已经取消和委托下放12项,取消项目全部停止审批,下放项目全部衔接到位。河北省发改委起草了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将59项报建审批事项整合减少为40项。

  在减少审批事项的同时,河北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由原来的226项减少到32项,企业登记审批由20多天缩短到3个工作日内,其中超85%当天办结。程序进一步简化,实施“先照后证”“多证合一”改革,电子营业执照试点单位将扩大到全省各级企业注册登记机关。

  为切实优化市场营商环境,今年2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大会,提出结合省直机关内设机构改革,搞好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抓典型,敢较真,真正把该减的减下来,该放的放下去。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把河北打造成聚集优秀人才、聚集先进要素、聚集优势产业的高地。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河北省新登记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数据显示,2011年底,河北省各类市场主体192.14万户,而到了2017年5月底,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22.98万户,跃居全国第七位。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市场主体增速全国第一。

  大潮奔涌逐浪高,扬帆奋进正当时。改革,正在改出河北创新力的根基,正在改出更鲜活的经济新动能。在燕赵大地上,不竭动力,正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河。

关键词:改革,新常态,河北

责任编辑:陈美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