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艰苦创业 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
——探寻塞罕坝精神之二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镡立勇 杨金文 刘飞 胥文燕 2017-08-07 14:58:2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北曼甸上,迎风卓立的“一棵松”。

  长城网6月30日讯(记者 镡立勇 杨金文 刘飞 胥文燕)6月30日上午召开的河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座谈会上,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塞罕坝机械林场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要求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向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主要负责人颁发牌匾。

  历经磨难屹立不倒的“一棵松”

  在塞罕坝,“一棵松”曾经是一个指引,如今已经成为塞罕坝精神的象征。

  6月25日,在北曼甸上,记者看到,“一棵松”历经100多年,依然在挺立着,当地人在树干上绑上了红绳,作为历经磨难、屹立不倒的精神象征。

  由树及人,艰苦创业是塞罕坝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同样包含着历经磨难、屹立不倒的含义,塞罕坝人同样是英雄一样的存在。

  “现在,很多人来到塞罕坝,看到这么多的树郁郁葱葱,都认为是这里的气候好,适宜树木生长,这真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在带着记者去“一棵松”采访的过程中,塞罕坝林场办公室主任刘亚春向记者介绍,其实塞罕坝的条件比同纬度的大部分地方都更不适宜树木生长,是塞罕坝人通过艰苦的努力才创造了这个奇迹。

  什么树能够在年平均温度零下1.3℃的荒漠上生长?55年前,在原国家林业部并没有人知道。为了回答这个问题,1961年10月,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带人亲至人迹罕至的坝上考察。

  “看,那有一棵树——是落叶松!”北曼甸上,迎风卓立的“一棵松”,成为松树能在高寒坝上成活的科学见证。正因此,在创业初期,塞罕坝人种植的几乎都是落叶松。

  什么样的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扎根创业?55年前,最具理想情怀的一批大学生给了塞罕坝人最初的艰苦创业的基因,这种基因现在依然流淌在塞罕坝人的血液中。

  塞罕坝美,美在单纯,除了白桦树以外,几乎都是松树。

  塞罕坝人同样单纯,单纯到了只有一个心思,一个信念,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决不退缩,因为,塞罕坝人从来没有给自己留过退路。  

创业者们勾画美好蓝图。
曾经住过的旧房舍。

创业者曾经住过的窝棚。

  “你问当时天气能冷到什么程度?大雪被风一刮,屋内就是一层冰,即使抱着火炉子也不会有热的感觉。晚上睡觉要带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铺的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铲。”一位老职工向记者回忆创业初期的塞罕坝。然而,就是这样的艰苦环境,塞罕坝人百折不挠最终开创了人间奇迹。

  以苦为乐乐在其中的“地窨子”

  “这里真是太美了,真想把家都安在这里。”6月25日,正在路边流连拍照的来自上海的一家三口人兴奋地说。然而,这一家人也许想象不到,即使是现在的冬天,长达7个多月的积雪依然令塞罕坝漫长难熬。

  55年前,塞罕坝条件之艰苦超出很多人的想象。1962年,塞罕坝这个荒寂的高原,用沉默和冷酷迎来了首批来自天南海北的“不速之客”—— 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原3个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的369人的植树队伍。

  没有房屋,只能住仓库、车库、马棚,还住不下,就搭窝棚;没有食堂,就在院子里架上几口大锅,吃的是全麸黑莜面加野菜;多数时间只能吃咸菜,有时只能盐水煮莜麦粒,泡黄豆在当时都成了美味。当时的塞罕坝到县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冬季大雪封山后,人们基本处于封闭、隔绝状态。巴尔扎克曾说,“在各种孤独中,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没有电,没有娱乐设施,人们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外,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孤独和寂寞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他们的心理极限。

技术人员正在巡视林子。 记者 镡立勇 摄

  “这就是当年的地窨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里面的空间很小,但是当时的人们却乐在其中。”6月26日,在塞罕坝展览馆,一间复制的地窨子前,一位正在练习的讲解员向记者介绍。记者看到地窨子门上有一幅对联: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这真是当时人们精神的写照。

  创业历程总是充满坎坷,把树种活后,还要把树管护好。恶劣的自然环境无时不在挑战着塞罕坝人的意志和智慧。1977年,林场遭遇了严重的“雨凇”灾害,57万亩林地受灾,20万亩树木一夜之间被压弯、压折,林场十多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1980年,林场又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又有12万多亩树木被旱死。但塞罕坝人没有被击垮,他们含泪清理遭受“天灾”的受害林木,依靠自己的双手,重新造林,从头再来。

  到1982年,塞罕坝林场超额完成了国家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确定的20年造林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其中机械造林10.5万亩,人工造林85.5万亩,总计3.2亿余株,按株距1米计算,可绕地球8圈;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林业部评价塞罕坝造林成效为“两高一低”,即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

  “‘高、远、冷’,是以往塞罕坝给外人留下的普遍印象。如今,这3个字被置换成了‘美、绿、香’。几代塞罕坝人肩扛家国使命,在高寒的沙地上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谱写了一曲绿色的欢歌。”塞罕坝林场党委书记刘海莹向记者表示。

  “风吹过,辽阔美丽的塞北坝上,那里有松涛奔涌,绿色海洋。千里滦河,见证着创业者千秋业绩;万顷林海,传颂着林业人不朽篇章……”这首《塞罕坝之歌》正是塞罕坝创业精神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塞罕坝,精神,艰苦创业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