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塞罕坝精神大家谈]梦想和坚守铸就绿色奇迹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李虹瑶 2017-07-09 12:43:2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高寒荒漠上,塞罕坝经过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卓绝奋斗,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筑建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精神,不仅是一份坚守,更是一种感动,还是一项举世震撼的伟大事业。(6月28日长城网)

  “风吹过,辽阔美丽的塞北坝上,那里有松涛奔涌,绿色海洋。”盛夏的塞罕坝是一个清凉的绿色世界,落叶松、云杉树、钻天杨,宛如一排排整齐威武的绿色卫士。树木郁郁,草叶葱葱,是人们休闲避暑的好去处。可谁能想到,50多年前的这里还是一片漫漫黄沙。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曾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如果不加以防治,漠北风沙南侵势必威胁京津。1962年,林业部决定建设塞罕坝机械试验林场,自此拉开了与高寒荒漠作斗争的序幕。

  没有不需要付出的成功。气象资料显示,塞罕坝最低气温-43.3℃,年均气温-1.3℃,年均积雪7个月,年均大风日数53天,最晚降雪纪录是6月10日。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是多变的自然灾害,林场曾遭遇严重的“雨凇”和百年难遇的大旱,使林地树木几乎全部摧毁。然而,灾难面前,塞罕坝人没有被击垮,他们用智慧和意志,始终坚守着“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使命。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三代塞罕坝人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创造了绿色奇迹,也创造了“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伟大塞罕坝精神。林场建设初期,房屋不够住,人们只能在仓库、马棚、窝棚、干打垒和泥草房里将就;没有食堂,只能靠麸黑莜面和野菜度日。特别是到了冬天,大雪封山,屋里似冰窟,屋外白毛风,人们的心理极限受到挑战。艰苦的生存环境并没有使塞罕坝人低下头。他们始终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一代又一代的塞罕坝人,就这样孤独而又耐心地坚守在岗位上,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成为美丽中国忠实的建设者和守护者。这无垠的林海、广袤的草原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和最高的赞誉。

  奉献的人生最美丽,奉献的生命最精彩。当现在很多年轻人还在享受都市的繁华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时,塞罕坝年轻的建设者却秉承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林业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前辈一样,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塞罕坝新的建设事业中。如今,一座景观型、林荫型、休闲型塞罕坝已初具规模,在创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为社会提供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相信未来的塞罕坝人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步伐,阻断沙源,修复生态,用梦想与坚守铸就绿色奇迹,让山更青、林更绿、景更美、人更富。(李虹瑶)

关键词:塞罕坝,绿色,梦想

责任编辑:陈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