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建设应关注十大平衡
2017年7月1日,在安新县大王镇拍摄的地质调查现场。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雄安新区建设,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因而,既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同时要实现新区建设目标,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以下十个方面平衡。若如此,雄安新区建设,无疑具有光辉前景。 一、市场与政府作用的平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问题是“如何平衡”。从目前获得的信息可以看出,有80多家央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央企要在新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或许要把雄安新区建成国有经济行政特区。若如此,这是一个鲜明特色。可以相信,中央政府通过央企力量,在短短几年时间,把雄安新区建成一个初具规模的新城,应毫无问题。问题是,建成以后怎么办?这个城市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充满活力、有效率、有创新?这是政府难以回答的。雄安新区建设要突出的七个方面重点任务,特别是其中的第六条,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这一条十分关键,雄安新区建设需要市场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需要能够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基础存在。而市场经济基础,重要是三个方面:经济自由度、产权保护和企业家精神。如果经济自由度较低,人们没有过多的选择,束缚较多,市场活力就难以释放;没有产权保护,个人财产得不到法律保障,经济可持续性无疑会受到很大影响;缺少企业家精神,也就缺乏创新和市场活力,整个社会也就失去活力。特别是雄安位于具有强大行政约束力的首都附近,位于几次国家级大型产业城区改革并不太成功的京津冀地区,位于市场经济基础并不扎实、特别是民营经济不发达,民营企业影响力有限的河北省,这些无疑都会影响市场作用的发挥。因而,如何培育市场经济基础,让市场在雄安新区未来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使市场与政府作用保持平衡,十分关键,十分重要。 二、开放与形成开放体制机制的平衡 雄安新区建设,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放是什么意思?就是借鉴人类文明一切有用的成果为我所用,拥抱世界,实现互利共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引领型发展,这是一个开放且拥抱世界的理念。这既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迅速崛起密切相关,也使中国进一步熟悉世界并有利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中国要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引领性作用,必须进一步开放。而进一步开放,既要求世界向中国开放,同时更需要中国向世界开放,需要中国对外更透明,法治更完善,政府更清廉,这样中国在拥抱世界的同时,也让世界对中国有一个更清晰了解。这样一个开放节奏,需要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变革才能够达到。而雄安新区,应当从新区建设开始,就把整体开放作为新区建设的基本要求,进而把握好开放节奏。而不是建区之初,就自己给自己设立过多的限制和束缚。道理很简单,如果过多的限制和束缚,那还是中国向世界开放吗?能够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吗?能够培育区域开放合作竞争新优势吗?能够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吗?结论自然是否定的。开放自然有节奏问题,保持开放节奏的平衡,这是雄安拥抱世界、提高其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必然要求。 三、非核心功能疏解力度的辩证平衡 城市要有核心功能,也一定会有非核心功能。非核心功能多了,就需要疏解,以免影响核心功能的实现。但是疏解要有度,不能把非核心功能都疏解了,那样核心功能也难以充分实现,这里面充满着辩证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核心都需要保留,不能疏解。 首都的一些核心功能也是可以疏解的。核心功能疏解是有条件的,需要分析不同功能的作用。但非核心功能疏解也一定有一个度的问题,过多疏解可能会出现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方案实施三年来,在非核心功能疏解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零散的疏解力度不够,需要集中疏解,打造雄安就是要为集中疏解提供方便。但疏解到什么地步?如果把北京大量的医院、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都疏解到雄安,是不是也会影响北京的一些核心功能的实现?所以非核心功能疏解力度有一个辩证的平衡。 四、人口与自然环境的平衡 雄安发展目标应建设国际高端的现代化城市,需要大量人口的迁入,这会带来人口与自然环境的平衡问题。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大气环境和水环境敏感地区,紧邻“华北之肾”白洋淀。按照笔者理解,如果新区最终规划达到2000平方公里,这个地方的人口至少要超过500万。也就是说,在雄安现有110万人口基础上,再增加400万,这样的人口预测有很大实现可能。以深圳为例,深圳37年的发展,人口从当初的34万发展到今天超过1500万,增长超过40倍,其区域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而雄安,只不过在原有人口基础上增长4倍。如果雄安人口规模届时达到500万,每年水资源消耗至少5亿立方。河北是严重缺水的地区,白洋淀366平方公里,目前水质有问题,而且白洋淀水的供应量很难保证500万人口的用水需要。如果人口达到这样了规模,水的需求就存在很大缺口。因而,人口与自然环境如何平衡?这是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五、解放思想与创新要素汇集的平衡 雄安新区千万不能搞成工业集聚区,更不是传统工业和房地产主导的集聚区,要在创新上下功夫,把创新驱动作为雄安新区发展的基点。而要达此目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汇集创新要素才有可能。问题是,创新要素如何汇集?创新文化如何支撑?没有创新文化的支撑,创新谈何容易?中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为全球的思想创新、科技创新,目前所做出的贡献似乎与全球第二经济大国并不相配。 创新需要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变革作为支撑,创新也需要创新文化作为支撑。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创新文化是稀缺的资源,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枪打出头鸟,创新文化则鼓励异想天开,鼓励痴人说梦,这恰恰是创新思想最有力的支撑。没有创新文化作为支撑,创新谈何创意? 雄安要成为创新驱动引领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建设产城融合的创新引领区,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有利于创新要素汇集的体制和机制改革,才能完成上述任务。但解放思想谈何容易,需要大的环境提供支撑。因而,如何实现解放思想与创新要素汇集平衡十分关键。 六、规划变动与规划权威性的平衡 城市建设需要有规划,规划变动大,朝令夕改,变动频繁,很难保证规划得到较好实现。雄安新区规划方案,正在全球招标,30平方公里起步。需要借鉴国际经验,高标准编制新区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同时需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在尊重城市开发建设规律同时,合理把握开发节奏。 规划需要有前瞻性,需要有系统性。规划编制成功之后,规划的权威性、法定性非常重要。不是说规划不可以变动,但是一定要有法理依据。中国的规划年年在变,很多城市规划最后变动得面目全非,影响了规划的权威性,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因而,如何保证雄安新区规划方案得到很好落实,即使有变动,也一定是在法理依据条件下,更有利于雄安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变动。而不是无视规划的权威性,无依据的朝令夕改。 七、遏制房价与保持市场活力的平衡 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对外公布后,来自全国的炒房大军蜂拥而至,要到雄安淘金,这实际是推动雄安发展的动力。无论是浦东新区建设、深圳新区的开发,还是海南建省,都吸引了成千上万人前去淘金,这也是这些地区迅速发展的动力和原因。 为抑制房价,在雄安新区建设初期做一些限定,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认识到,这种限定,实际不利于市场要素的活力释放。没有活力的市场,如何推进整体的发展?这里面就有一个市场活力和遏制房价的平衡。你可以短期限定,但长期推行,可能是一个问题。市场活力不能有效释放,市场的巨大能力不能显现,无疑不利于长远发展。遏制房价暴涨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有适度的放开,放开到什么地步?让市场参与者既有积极性,同时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高超的艺术。遏制房价与保持市场活力平衡,值得关注。 八、新区建设与周边发展的平衡 雄安新区要打造协调发展示范区,并对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新区建设必须与周边发展取得平衡。 雄安新区的设立,应当有利于周边整体发展。例如,雄安新区建设,应有利于石家庄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有利于北京中关村的发展,有利于京津冀整体发展。 对河北来说,雄安新区和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进建设的张北地区,一南一北,成为河北发展的两翼。在雄安发展基础上,把张北地区打造成为冀北发展新高地,进而通过发展两翼带动河北整体发展。但张家口2022年冬奥会,毕竟是一定时段的产物。2022年冬奥会后,张北地区的发展无疑会因冬奥会结束而受到影响。因而,如何协调雄安发展与京津冀整体发展的关联,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九、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与区划设置的平衡 雄安新区的设立,为京津冀世界城市群建设创造了条件。北京、天津和雄安,将形成京津冀世界城市群的三足鼎立。随着雄安新区在2030年初具轮廓。整个京津冀世界城市群建设也将在这一时段初步形成。 随着世界城市群的形成,这一区域的区划设置也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届时,作为北京副中心的通州,将成为新北京的中心,并成为世界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城市群的三足鼎立是由新北京(通州)、雄安和天津共同构成的。区划设置的调整,一切都应从利于整体发展而定。 十、新区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平衡 雄安新区乃古代雄州、安州之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很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如何保护和弘扬雄安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延续雄安历史文脉,进而使这一地区的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很好保留,是新区规划设计之时就应考虑的问题。 在文化传承方面,雄安地区历史文献的保存和整理,雄安地区语言(方言)资源的保护等,都是雄安的底蕴所在,应当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起源于宋元时代,兴盛于明清时期的雄县古乐。其古乐曲目均是历经百年才得以保留的古曲,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民族音乐的原有风貌,是研究民族古典音乐的宝贵资料。此外,还有雄县鹰爪翻子拳、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安新芦苇画、白洋淀及周边地区的苇编、面塑、造船、高跷等多项国家级及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新区开发建设中,传承和保留古老雄安的历史文化,是魅力雄安、文化雄安的底蕴和魅力所在。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其价值愈显珍贵。(作者:陈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编辑:熊丽君) |
关键词:雄安新区,建设,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