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追梦无悔 传承接力前赴后继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李艮春 孟捷 2017-06-16 10:41: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保定6月15日讯(记者李艮春 孟捷)2000年,保定学院一批怀揣报国之心的莘莘学子,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支教,用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精神雕刻出“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的光辉群像。如今,当年意气风发的学生已步入中年,但他们依然坚守在边疆教育一线,无怨无悔地让人生在边疆闪光发亮。

保定学院毕业生、新疆且末中学教师辛忠起正给学生上课。资料图

  不忘初心 扎根边疆无怨无悔

  校舍破旧、用水困难、沙尘暴肆虐……面对如此艰苦的条件,支教群体展现的不是退缩,而是以异于常人的毅力,奋战在教育一线,用知识、行动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2014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向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秉持着总书记回信中激励的话语,辛忠起、候朝茹、李桂枝等支教群体成员,如今已在边疆安了家,扎了根,那颗奉献边疆教育事业的初心,依然火热执着,无怨无悔。

  2016年5月15日,在新疆且末中学支教的辛忠起得到母亲病危的通知。但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辛忠起决定带领学生高考完再回家。一周后,家人通知其母去世。当他带着悲痛赶回家时,母亲已入殓,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来到且末18年,亏欠最多的是父母。但是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因为到自己最希望去的地方,最需要自己的地方教学,才能实现人生更大的价值!”保定学院支教毕业生、且末中学教研室副主任辛忠起在与记者的通话中这样说道。

  今年5月份,在且末县举行的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三周年座谈会上,辛忠起曾这样说:“我们没什么丰功伟绩,只是做了一名教师应该做的,对社会尽了一个青年人应尽的责任,但国家、社会和母校却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特别是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承载了一种‘扎根边疆,服务基层’的精神,作为这种精神的承载者,能够把这种精神带给年轻人,让他们耐得住寂寞,到基层平凡岗位工作,是我们将来继续努力工作的动力!”

保定学院毕业生、新疆且末中学教师侯朝茹正在教学。资料图

  与辛忠起同在且末中学任教的侯朝茹对记者说:“每个人都愿意与亲友在一起,但在新疆工作十几年,不仅在这里成了家,也扎下了根,组织给予了我们诸多荣誉,社会给予的关注也为我们梦想的延伸提供了支撑和力量!来新疆且末教书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我们无怨无悔!”

  据了解,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十几年的辛勤付出,取得了可喜成绩。刘庆霞、陈荣明等十多人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级及以上教育教学大赛中多次荣获特等奖、一等奖。荀轶娜、王伟江、辛忠起等多年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河北保定学院毕业生支教群体先后荣获“巴州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河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且末)团队获得的荣誉。资料图

  砥砺前行 支教接力前赴后继

  “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需要,才会有意义有价值。西部需要我们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我们愿像一棵棵红柳、一株株格桑花一样,扎根西部、坚韧不拔、甘于吃苦、平实做人,为广袤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这封保定西部支教群体写给习总书记的信,展现了“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的精神,也感召着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奔赴艰苦地区,投身祖国建设。

  王俊梅,保定学院2014届教育系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2010年,她在学校图书馆观看了反映支教群体志愿服务西部事迹的专题片后,便萌生了毕业后服务西部的想法。

  2014年国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后,王俊梅毫不犹豫地报名选择去西藏。但在体检中,她的检查指标不符合高原工作要求,没有通过。可王俊梅没有放弃,她请求再做一次体检,学院被她执着的精神所感动,破例为其做了二次体检,但结果仍不合格。随后,王俊梅再次自费做了第三次体检,还是未能合格。

  失望之余,王俊梅了解到河北省有专门针对偏远基层地区的“西部计划”,她立刻提出申请,并选择了相对贫困的易县山区。工作仅仅一个月,由于表现突出,她被推荐至保定团市委工作,但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去磨炼的理想始终萦绕在心头。

  为了圆梦,王俊梅于2015年9月考取了易县高村镇初级中学特岗教师,终于可以像师哥师姐一样到基层贫困地区教书育人。

  当记者问起王俊梅为何对到基层工作如此执着,她说:“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磨练人,锻炼人,也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保定学院生化系2011级学生王淑荣与王俊梅怀着同样的梦想。2015年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刚刚启动,她就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报名。父母得知后,坚决反对,但王淑荣千方百计说服了父母。

  经过80余天的等待,王淑荣正式成为保定学院2015年志愿服务西部的一员,服务地点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

  2016年7月,一年的服务期到期后,王淑荣毫不犹疑地选择了续签。如今,第二个服务期又将期满,她准备继续留下。

  “一个人只有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生命才最有意义,生活也会最快乐。只要这里需要我,无论干什么我都愿意,并且要干好!”王淑荣话语坚定。

保定学院在校生参观西部支教群体事迹展馆。吴倩楠 摄
保定学院在校生参观西部支教群体事迹展馆内的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内容。吴倩楠 摄

  扎根基层,支教边疆,将校园中汲取到的精神和智慧播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已成为保定学院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了解,在2017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保定学院有3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最终有4名毕业生确定在新疆进行基层志愿服务。

  同时,保定学院各级志愿者组织传承西部支教群体扎根西部的奉献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进行爱心传递,坚持以服务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学院工作大局、服务广大同学生活的基本需求为宗旨,在扶老助幼、环境保护、低碳文明、和谐校园、社区服务、义务支教、关爱农民工子女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据统计,近年来,保定学院有15个先进集体分获“河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保定市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保定市优秀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该院现有青年志愿者14000余名,人均志愿服务20小时,累计志愿服务80余万小时,有力推动了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关键词: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传承接力

责任编辑:陈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