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雄安新区之畅想

来源: 人民网-河北频道 作者: 2017-06-01 16:53:2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今年4月1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通知的对外发布,河北雄安新区横空出世,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迅即成为国内外广泛高度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其“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总体要求,更是激发了无数人对这一未来美好城市的无限遐想和憧憬。

  那么,未来的雄安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围绕如何规划建设好雄安新区,我们几个在不同领域工作的伙伴组织了一场以“畅想雄安”为主题的“头脑风暴”。择其主要,概括建议如下:

  一、未来的雄安应是一座生态之城。我们认为,整个雄安的规划、建设和发展,首先应把生态至上、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建设新城,虽不能追求完全意义上的“原生态、纯自然”,但在建城过程中应致力于“崇尚自然”理念的充分体现,生态用地应大于城市建设用地,负氧离子的产出应大于消耗。特别是雄安承担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任,除了要靠中央政府应有的“推力”外,还应着力强化生态城市的“引力”。可以试想,如能把雄安建成一座现实版的桃花源式的美丽田园城市和国家公园城市的话,那么对于“坚守京城”的人们来说,必会争先恐后、竞相前往。

  二、未来的雄安应是一座智慧之城。千年大计,必是千秋之城。要想建设千秋之城,一是在现在的规划编制上,就应以特殊之机制,集全球之智慧,编制引领千年之规划。城市的规划建设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应广泛吸收借鉴全球范围内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广聘国内外规划界的大师共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外,还应吸收各领域、各行业的高端智库和专家院士参与城市发展相关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上,必须着力建设智慧城市,努力实现该城市的天与地、人与物、内与外、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互联互通、有机融合,涵盖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产业、智慧能源应用、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智慧公共安全等各领域、各范畴,并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人性化的高度融合。

  三、未来的雄安应是一座文化之城。有文化才能传承,有创新才有活力。一个城市,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脉系,不能保持不竭的动力活力则不可持续,更无法引领世界。文化应体现在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发展中的方方面面。打造雄安文化,除了应突出中华的传统文化、白洋淀的红色文化外,还应强调中央的新五大发展理念文化,包括创新文化、协调文化、绿色文化、开放文化、共享文化等。尤其是创新文化和共享文化,应成为雄安独树一帜的标志性文化。

  四、未来的雄安应是一座国际之城。习近平总书记对雄安新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总体要求已经向世人表明,雄安的诞生之初就将是一座国际之城,开放性、包容性、多元化、国际化应成为雄安规划建设发展的关键词。我们认为,雄安虽不具上海、深圳沿海之优势,但完全可发挥紧邻京津两大直辖市之优势及未来世界最大体量之一的北京新机场国际空港之优势,弥补雄安非沿海城市之不足。未来的雄安必将是国际高端人才之汇聚地,国际知名的城市规划建设旅游之示范地,将成为新型国际城市的典范和我国开放发展的先行区。

  五、未来的雄安应是一座可生长之城。千年大计,必是影响深远、示范全国、引领世界的未来之城。变化是永远不变的真理,任何城市的规划建设都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特别是在信息化社会向超智能社会转变的今天,对于未来之城,尤其是一百年、五百年乃至一千年后的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谁也无法一时定论。因此,雄安的规划建设必须为未来的发展留足充足的空间,必须从规划设计之初就赋予该城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具有一定的可生长性及自我适应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该城市都会被赋予新的发展元素,并通过体制机制的持续创新,不断地创造雄安标准、雄安品质,不断地出台引领未来的雄安标准体系,为世界城市的发展做出典范。

关键词:雄安新区,基层工作,机遇,服务

责任编辑:陈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