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万学生的“营养动力”
顿顿有肉、“三菜一汤”、荤素搭配……惠及全国3600多万名学生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正成为农村孩子健康成长的“营养动力”,结束了不少贫困山区孩子“黄豆蒸饭”“开水泡饭”甚至因饿肚子晕倒的历史,引来学校、学生和家长们“点赞”。 营养餐顿顿有肉 临近中午,记者来到位于乌蒙山区海拔1700多米的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中建乡红板小学,雾气笼罩下的教学楼内书声琅琅,而在操场另一端的校园食堂内已是“饭香四溢”。 “今天有肉沫炒豆米、青椒土豆丝、白菜豆腐汤和白菜炒肉丝,几乎都是‘三菜一汤’的标准,每天都换着花样给孩子们做。”红板小学校长雷文才说,自从营养餐办起来后,孩子们就没再饿着肚子上课了。 然而,这在5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据2009年时任毕节市黔西县中建乡红板小学校长陈龙回忆,实施营养餐计划前,孩子们上学都拿两个包,一个是书包,一个是编织袋,里面装着玉米核、木柴或煤炭、土豆。在学校点燃柴火,既可以取暖,又可以烧土豆当午餐。 “现在,营养餐不仅让山区孩子有饭吃,还注重营养搭配,让孩子吃得营养。”雷文才说,“营养餐顿顿有肉,孩子和家长们都很‘点赞’。” 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黄豆是较常见的农作物。5年前,三只羊小学孩子常以“黄豆蒸饭”充饥的事情备受关注。如今,学校已建起宽敞明亮的食堂,热腾腾的饭菜彻底取代了“黄豆蒸饭”。谈到有菜有肉的营养餐,孩子们赞不绝口。 在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纸房镇中学,有荤有素的营养餐,学生们吃得津津有味。“在营养计划推进之初,很多学校用牛奶、鸡蛋等给学生课间加餐。后来不少学校办起了食堂,营养餐更完善,也更营养。”该县佛坪小学的校长申德智说。 据了解,我国2011年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截至2017年初,全国共有29个省份的1590个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学校13.4万所,受益学生总数达到3600多万人。基本消除了试点地区农村学生上学饿肚子、吃凉饭现象,营养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中午不再饿肚子 在黔西县教育局营养办主任李国柱看来,营养餐最显著的效果在于普遍提升了山区孩子的身体体质。 红板小学六年级的佳佳说:“以前我姐姐读书时,每天要么带土豆,要么饿肚子。我比她幸福多了,中午不再饿肚子,我都长高了好多。” “以前孩子们中午吃不饱,有的甚至饿肚子,整天上课都无精打采的,更不爱上体育课。”陈龙告诉记者,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整天饿着肚子上课,哪有精力学习。由于吃饭不规律,很多孩子都患有胃病,甚至还有孩子因饥饿而引发低血糖晕倒。 记者在湖南省湘西州疾控部门看到一项测评,当地花垣县6至16岁男、女学生平均身高比2012年同龄学生平均增高2.41厘米和2.22厘米,平均体重增加1.63公斤和0.94公斤。 营养改善的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当地抽样数据显示,2016年农村小学六年级语数外成绩检测,综合及格率和优秀率分别比2013年提高29.95%和41.3%。 雷文才说,吃营养餐,孩子们身体壮了,学习劲头也足。“别看我们小学在偏远山区,但这几年娃娃们考试成绩在全县看也不差。”他说,在贫困山区,营养餐对推动教育扶贫有着特殊的意义。 让营养餐‘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如今在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贵州省,“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已成为全省推行营养餐的特色品牌。不少基层受访人员表示,营养午餐“没有回头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 但记者了解到,由于受物价上涨、食堂运行经费缺乏等影响,加之各地实施情况存在差异,甚至还存在覆盖“盲区”等,深入推进实施营养餐还面临一些困难。不少人建议:“希望多方保障,让营养餐带来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李国柱说,当前营养餐最困难的还是在教学点,地处偏远,师资较少,食材配送也比较困难,食堂的标准化建设也比较滞后。尤其是在营养均衡上,严格按标准保障营养均衡的难度较大,甚至有的出现“一锅炖”的现象。 贵州省一教学点负责人告诉记者:“除去学前班的10个人,只有24个人享受4元补贴共96元,而加上教师和学前班孩子自费,也才150多元。由于人少钱少,要按标准严格实行‘三菜一汤’实在太难,只能在保障孩子吃饱的同时,最大限度兼顾营养均衡。” 此外,记者在一些贫困县看到,由于营养餐还没有全覆盖,一些孩子的午餐仍“自带”“单一”。当地村民充满期待地说:“希望孩子们能早日吃上营养餐。” |
关键词:学生营养日,营养餐,义务教育,贫困山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