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创新河北】一季度河北入库后备企业超650家

来源: 河北新闻网 作者:张怀琛 2017-05-04 09:34:3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一季度,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多点开花”——

  制定了《2017年全省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工作要点》,完成了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14个示范县2017年具体建设任务分解,组建了“科技冬奥智慧崇礼行动计划协调领导小组”,京津冀协同创新扎实推进;全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工程,建立了高企后备培育库,截至3月底,入库企业超650家,超额完成本季度任务;推动高新区开展机构编制、行政审批、人事薪酬制度、投融资平台建设四项重点改革,增强高新区发展活力;围绕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主要任务和重点要求,初步拟定在研究制定专项规划、重点谋划专项布局、大力促进成果转化、着力加强平台建设、加快推动人才引进五方面精心谋划、集中发力。

  但上半年任务依然艰巨: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5000家,总量达到4.7万家;完成新建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方案专家论证并批准建设;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3件。

  围绕上述目标,“开门红”后如何谋划“满堂红”?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突出协同、激活主体、瞄准需求、搭建平台、深化改革、推动“双创”,加速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

  抓协同,打造京津冀创新共同体

  提到京津冀,“协同”已成为三地共谋发展的热词。

  “一南一北一环”,这是我省在搭建高端成果转化平台上的“大动作”,即重磅打造以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验区为支撑的创新廊道、以科技冬奥行动计划为支撑的绿色廊道、以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为支撑的现代都市农业廊道。“今年,我们将继续协同攻坚,瞄准这三大战略性标志性创新平台,发布推介一批符合园区产业创新方向的‘科技成果包’,实施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专项,推动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等技术研发与成果应用。”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称。

  协同发展离不开协同创新。在大数据、机器人、生物医药、大气污染治理、能源综合利用和现代农业等领域,通过与京津加强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与集成应用,我省将在承接京津重大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方面更具“亲和力”。此外,积极推动三地共建科技园区、创新基地、技术市场、转化基金和创新联盟,加强政策协同与试点推进,也将有效消弭彼此间的“距离感”。

  更大的发展机遇来自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如何更好地服务新区建设成为省科技厅工作的重中之重。“总而言之,就是要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对接新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定位,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各项规划,通过集成政策、统筹资源、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加大对新区科技研发、人才引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服务力度。”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添活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是活跃全省经济的新动能。

  “围绕破解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2016年,我省优化政策扶持、加大基金投入,积极发展专利权质押融资、专利权作价入股、专利保险等新型金融工具,两类企业发展‘铺天盖地’。”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抓好苗圃、雏鹰、小巨人和上市四大工程,加速形成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军团”,变认定为培育、变管理为服务,推动更多后备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券、研发准备金等普惠性政策,推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减免税政策,促进创新激励政策精准落地。”

  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双创”。如何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双创”平台?省科技厅坚持创新创业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孵化投资结合,通过社会力量自建、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建、开发区领建、高校自建、高校与企业共建、京津品牌输出等多种模式,着力打造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孵化体系,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孵化器升级版。”

  “双创”始于科技、成于金融。点燃创客激情,省科技厅将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积极争取扩大省级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与张家口、秦皇岛等市联合设立天使投资子基金,完善省级投资退出机制;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做大省补偿资金蓄水池,从而构建起系统化、差异化、广覆盖的“双创”投融资体系。

  “而借助常态化、社会化、普惠式的‘双创’活动,以京津创业导师河北行、创新创业大赛等专题活动为载体,我省创新创业土壤将进一步厚植,把千千万万创新创业的‘微行为’,汇聚成创新发展的‘众力量’。”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强支撑,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离不开项目支撑。但技术供给再多,不接地气,最终也难逃被束之高阁的“无用”命运。

  如何让创新更有效?瞄准需求,省科技厅突出项目引领,紧密结合各市功能定位及工作重点,组织实施“大智移云”、先进装备制造、大健康和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性能新材料、现代农业创新等十大技术创新专项,以及渤海粮仓、粮食丰产、新能源汽车、北斗导航等四大科技示范工程,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动能。“此外,我们还加快推动原始创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支持高校联合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及联合攻关。”

  绿色发展、改善民生、环境治理……这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省科技厅转变理念、主动作为,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加强先进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梳理“技术包”,为环境改善打上更多科技“印记”。

  科技创新离不开平台支撑。依托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省科技厅将在新兴学科和重点领域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强化省级创新平台的绩效评价和动态管理;通过深化高新区机构编制、人事薪酬制度等四项改革,支持有条件的省级高新区晋升国家级,支持承德、保定等有条件的市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动廊坊、正定、武安、迁安、平泉5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磁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推动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保定、廊坊、邯郸、沧州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

  “我们将今年确定为‘科技改革发展落实年’,聚焦科研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将赋予高校、科研院所、领衔科技专家更充分的自主权。”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完善跨部门的财政科技项目统筹决策和联动管理制度,推行科技成果市场定价、收益分配、产权管理、转化评价等四个机制与统计报告、无形资产管理、转化信息库等三项制度,启动技术经理人培训、技术合同登记增值服务等五项试点,推动奖励工作由注重技术水平向更加注重产业创新转变,由注重成果数量向更加注重成果质量转变。

关键词:雄安新区,科技厅,功能定位,京津冀

责任编辑:龚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