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把工匠精神融入政府工作

来源: 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者:邵景均 2017-04-27 10:35:2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人民政府,总是要从人民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汲取精神力量。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时至今日,人们发现,不仅制造行业需要工匠精神,政府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同样需要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融入政府工作,是人民政府全面履行职责、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纵观历史,不同时期人民对政府的要求不同,政府工作的理念和方式也不同。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产品大于营销,用户大于客户,崇尚个性化定制,已成为普遍趋势。趋势是没有人能打败的。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只有顺应趋势,转变观念,进行自身的“供给侧改革”,才能做好赢得市场和民心的工作。在我国,中产阶层已悄然兴起,必将占居中国人口的大多数。这个阶层日益显露的基本特点是要求有品质、有文化、有尊严的生活,讲究细节、品位和创意。政府面对这样特点的人民群众主体,不应再像过去那样实行“粗放式”的管理与服务,只能顺应民意,进行精细管理和周到服务,也就是,要充分体现工匠精神。再从当前政府工作存在的问题看。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工作存在不足,有些改革举措和政策落实不到位,涉企收费多、群众办事难等问题仍较突出,行政执法中存在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现象,少数干部懒政怠政、推诿扯皮,一些领域腐败问题时有发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一些政府部门和人员从“自我”出发,没有“用户”观念;工作上“混”,缺乏敬业精神;干事马虎,不周到细致。概而言之,就是缺少工匠精神。所以,不论是解决当前政府工作不足,还是着眼于适应政府工作趋势,都应该大力倡导工匠精神。

把握工匠精神内涵。工匠精神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瑰宝。但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官们从不重视工匠精神,更不想把它引入政府工作。社会发展到今天,政府是人民政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这就决定了政府精神与人民群众先进精神的一致性,决定了把工匠精神融入政府工作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所谓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它讲究敬业,热爱所做的事,胜过这件事所带来的钱,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厚土。它讲究严,态度严谨,工作严肃,要求严格,这是工匠精神的基本态度。它讲究精,以修行者的心态,精益求精,恪守“活干不好,丢不起人”的理念,这是工匠精神的永恒追求。它讲究专,专注做事,专心工作,专一标准,专业提升,这是工匠精神自信的标签。在专业提升方面,它讲究守、破、离,即首先遵守以往成熟与成功的方法技术,在继承的基础上寻求合理突破,最终另辟新径,创造出具有自己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这种工匠精神,完全是政府工作所需要的。

让工匠精神落地生根。把工匠精神融入政府工作,是革命性变革,要求政府首长带头施行。首先,要坚决克服官僚主义,放下身段,摆正位置,当真实的人民公仆。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的人,是发扬不出工匠精神的。任何政府工作人员,不论职务多高,都是为人民这个“大用户”服务的,必须勤勉敬业。其次,要坚决克服“粗放式”管理与服务。政府工作无小事。做每一项工作都要精益求精,肯于在精与益上下功夫。要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精品优品。既要保证大政方针的正确,又要在精微之处得到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要有不追求极致不罢休的气派,有十年如一日、反复磨练方成器的信仰。再次,要对所有政府工作人员加强监督检查,教育、督促、鞭策他们发扬工匠精神。须知,公务员工资不是白长的,必须以精致服务回报社会;政府的威望也不是白来的,是在不断提高为全体人民精益求精的服务中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各级政府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表现出人民政府的时代气质、坚定意志和踏实作风。

关键词:工匠,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张晓静